人民網麻栗坡3月14日電 (程浩、虎遵會)麻栗坡縣“英雄老山聖地”景區旁,有兩排聯排別墅掩映在青山綠水間,青石板鋪設的道路通到各家門口,每棟別墅前的花園裡栽著綠植,門口停著私家車,太陽能路燈從這頭布到那頭,不知哪家的貓在路邊慵懶地晒著太陽。
這裡其實是個村子,昔日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腳泥、摸黑走夜路”的貧困邊寨,如今宛如花園。
村子叫老寨村,地處雲南省文山州麻栗坡縣天保鎮,是一個漢、壯合居的村寨。全村24戶98人,和很多沿邊村寨一樣,貧窮是這裡長久以來最深的烙印。
“以前村裡都是土瓦房,有游客逛完旁邊的景區,想來村裡吃點農家飯,可村裡條件太差,村民也不會和游客打交道,機會就在眼前卻抓不住。”走在青石板路上,54歲的張武榮講起過去,“靠著景區,卻吃不上旅游飯,急啊!”
2015年起,雲南省將老寨村列為“沿邊三年行動計劃”省級試點村,整合各種專項資金1200余萬元,讓曾經的茅草房變成了現在的花園別墅,曾經的泥濘小路變成了現在的青磚大道,曾經的邊陲老寨變成了現在的魅力“新城”。
搬進250平米的兩層“別墅”后,張武榮開始過上城裡人的生活:他把16畝土地流轉給別人種百香果,年租金8000多塊﹔自己種了2畝火龍果,妻子平日照看﹔他在縣城當保安,月工資2200元﹔兩個女兒在保險公司上班,兒子在昆明上大學……
“旅游要發展起來,才是全村人的出路。”張武榮心裡這道坎始終過不去。
確實,老寨村有著深厚的紅色文化底蘊,“英雄老山聖地”景區、老山神炮主題公園就在村旁。
當地政府早已想到這些,將村裡的土瓦房改造成花園別墅的目的,就是讓村子以“追憶軍旅生涯、品味榮光歲月”為主題,主打“紅色牌”“農家牌”,讓村民們吃上旅游飯。
這和張武榮的想法不謀而合。前兩年,村裡選出5戶經濟條件相對較好、發展理念相對超前的農戶,先行“試水”,發展農家樂和民宿經濟,積累一定經驗后,再帶動其他農戶共同發展。
發展之勢正起時,疫情襲來,“試水”效果並不明顯。不過作為村民小組的副小組長,張武榮相信,“發展起來只是時間問題。”
採訪期間,村民們仍有些小擔心,不過說完總會補上一句:“還好我們趕上了好時代。”
看得出,和中國眾多沿邊村寨一樣,老寨在時代大潮中變遷、前行,孕育著希望,收獲著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