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26個民族續寫民族團結誓詞碑

【查看原圖】
演員們在主題活動上表演民族歌舞。(人民網 李發興 攝)
演員們在主題活動上表演民族歌舞。(人民網 李發興 攝)
來源:人民網-雲南頻道  2020年01月20日08:44

人民網昆明1月20日電 (李發興)“從此我們一心一德,團結到底,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誓為建設平等自由幸福的大家庭而奮斗!”69年前,被譽為新中國民族團結第一碑的普洱民族團結誓詞碑在雲南普洱立起。69年后,雲南26個民族同胞歡聚在雲南民族村,舉行“守好民族團結生命線·續寫民族團結誓詞碑”主題活動,進一步推進新時代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創新發展,促進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

地處祖國西南邊陲的雲南是我國民族種類最多的省份,除漢族以外,還有彝族、哈尼族、白族、傣族、壯族、苗族、回族、傈僳族等25個世居少數民族。1951年元旦,普洱專區召開數千人盛會,26個民族的代表剽牛盟誓、刻石銘志,立起了被譽為新中國民族團結第一碑的普洱民族團結誓詞碑,鑄就了民族團結誓詞碑精神。

69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雲南各族干部群眾弘揚民族團結誓詞碑精神,奮勇爭先、比學趕超,全省少數民族的面貌、民族地區的面貌、民族關系的面貌日新月異,少數民族群眾生活蒸蒸日上,各族群眾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的感情更加真摯,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的信念越發堅定。

貢山縣獨龍江鄉迪政當村委會副主任龍德城是一名“90后”。2010年到2013年,在縣城讀高中的他,因為交通不便,三年回家三次,每年冬天大雪封山,寒假隻能和幾位同鄉的同學在學校裡相互作伴。“進山的隧道打通后,獨龍族的弟弟妹妹們,再也不用像我一樣在山外過寒假了。”龍德城說,如今,鄉政府到迪政當村也有了農村客運車,“想什麼時候走,就什麼時候走”。

2018年底,獨龍族實現了整族脫貧,開啟了新時代發展的新篇章。“我們一定把家鄉建設好、發展好、保護好、守衛好,我願意用一生忠誠來報答黨恩!”龍德城說,更好的日子還在后頭!

雲南省民族宗教委黨組書記、主任李四明介紹,2015年至2018年,全省民族自治地方生產總值年均增長9.8%,主要經濟指標增速高於全省平均水平。截至目前,雲南省11個“直過民族”和人口較少民族,已有9個民族實現整族脫貧。

“民族團結是基礎,發展進步是目標。”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縣投資促進局局長畢玉珍此前在縣民族宗教局工作,去年被國務院表彰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個人”。她說,“我雖然離開了民族工作部門,到新的崗位從事經濟工作,但是民族地區一切工作都是民族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將加倍珍惜榮譽,將感恩化作前進的動力,帶頭維護民族團結的大好局面,讓民族團結之花在彩雲之南綻放得更加美麗。”

分享到: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