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沧市临翔区聚合力破解“飞线充电”难题
持续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

近年来,临沧市临翔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加强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工作部署要求,聚焦居民群众电动自行车充电难、停车难等“疑难杂症”,及时解决居民需求及诉求,着力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指定地点停好车,扫描二维码,确定充电座号码,选择“充满自停”或者充电金额……日前,临翔区凤翔街道锦凤社区在文林秋苑小区安装了100组充电桩,不仅简单几步就能让居民们安心充电,还促成了小区“飞线”充电动态清零。
“停车方便了,安全隐患也没了。”临翔区地税局宿舍区居民在“停车自由”中感受到了生活的“小确幸”。作为建成比较早的单位小区,临翔区地税局宿舍区房屋设计间距较窄、基础设施不完善,随着近年来流动人口的增多,小区停车难问题日益突出。为方便居民停车及出行,通过协调共建单位,盘活闲置空房2间,筹资3.5万元修缮提升基础设施,并安装充电桩3组,用于小区居民停车充电。
为彻底解决小区电动车“飞线”充电、乱停乱放等安全隐患问题,临翔区牢固树立分类治理、精准施策的理念,按照链接资源帮扶一点、争取政策支持一点、居民自筹解决一点的方式,形成共建合力,积极破解电动自行车违规充电安全隐患。通过利用区域化党建联建机制,对上积极与共建单位沟通协调,将资源力量凝聚下沉到小区;对下向辖区企业、居民广泛筹资,为建立小区充电桩、停车棚等基础设施争取资金、物资支持。同时,积极探索“两代表一委员”沟通、相关职能部门通力协作机制,依托省、市、区人大代表工作服务联络站,推动代表履职与电动自行车整治有机结合,实现了居民区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从“无”到“有”的跨越。
针对电动自行车后续运行和管理,临翔区整合公安、城管、消防等执法力量,探索建立“118巡逻巡查工作机制”,定期对社区内乱充电现象进行全覆盖摸排和集中整治。探索建立居民公约、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倡导社区居民文明停车、规范充电,通过居民自治来推动治理难题的解决,目前,全区264个小区已制定《居民公约》。(马湄湄)
来源:临沧日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