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滄雙江打造各具特色美麗宜居村庄

近年來,雙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縣始終把開展“萬名干部規劃家鄉行動”作為推動鄉村振興、提升村庄規劃水平、促進干部作風轉變和提升干部農村工作能力的重要舉措,充分激發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全縣所有自然村形成有特色、有溫度、有感情、可實施的村民自己的規劃,建設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宜居宜業的美麗家園。
把“萬名干部規劃家鄉行動”作為“一把手”工程來謀劃和推動,成立由縣委主要領導任組長、縣政府主要領導任常務副組長的工作領導小組,組建由縣委分管領導任組長的縣級規劃審查組,調整充實縣(鄉)兩級聯絡服務站成員。目前,全縣共成立縣、鄉、村工作領導小組84個,建立縣鄉審查組9個,縣鄉規劃聯絡服務站9個。通過逐級建立領導小組和工作機構,進一步強化對村庄規劃工作的組織領導和聯絡服務。
開展摸底排查,摸清需規劃的自然村數和回鄉規劃的干部數,動員各級干部主動對接聯系回鄉開展規劃工作,全縣共成立村庄規劃小組520個,確定村庄規劃牽頭人520名,共有4347名公職人員和外出鄉賢回鄉參與規劃家鄉行動。目前,縣、鄉、村三級共召開動員會議752場次,村庄規劃小組會議1019場次9478人次,召開村民會議675場次28392人次。充分利用各級各類媒體,連續滾動發布《雙江自治縣“萬名干部規劃家鄉行動”倡議書》,宣傳報道一批“萬名干部規劃家鄉行動”先進典型。
全縣共摸清“人的資源清單”5500個、“物的資源清單”15000個,形成“問題清單”11500個、“項目清單”5600個,編制鄉村振興項目1320個。結合“四個清單”,按照自然村近期15條振興目標,對村庄功能進行科學定位,共確定“旅游特色型”村庄74個、“美麗宜居型”村庄63個、“提升改善型”村庄131個、“自然山水型”村庄207個、“基本整潔型”村庄45個,全縣520個自然村形成了彰顯各自特色的“兩圖一書一表一民約”,經縣規劃局審核批准后,各村村民代表會議表決通過,正按規劃打造各具特色的美麗宜居村庄。
針對有村庄規劃牽頭人但未及時回鄉開展規劃的問題,由縣鄉聯絡服務站負責聯系相應牽頭人,提出回鄉規劃具體時間,督促牽頭人按時回鄉開展規劃工作。針對村庄規劃小組成員結構不合理、開展工作有難度的問題,及時對相應村庄規劃小組力量進行調整充實。針對牽頭人和相關業務人員不懂規劃的問題,舉辦縣級專題培訓班,以上率下帶動各鄉(鎮)、各部門開展業務培訓1140場次19000余人次,提高干部職工和廣大群眾的知曉度和參與率,為各村有序開展村庄規劃工作奠定堅實基礎。針對規劃質量參差不齊的問題,及時聘請2家規劃公司16名技術人員駐縣鄉做好技術服務指導工作,並在每個村(社區)明確2名熟悉電腦操作、業務能力較強的干部負責做好本村(社區)“兩圖”電子版協調繪制業務,把好“兩圖”電子版報送的每一道關口。
嚴格執行規劃,推進鄉村振興。堅持以脫貧攻堅成果助推鄉村振興、以鄉村振興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圍繞規劃先行、因地制宜、示范帶動、以民為主的原則,按照以點成線,以線連片,以片成體的思路,以“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為抓手,扎實推進規劃的落地。目前,全縣共建成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1個、省級美麗村庄1個、市級美麗村庄2個、省級衛生村庄10個,累計建成美麗鄉村 185個,潔淨村庄506個、潔淨庭院6241戶,鮮花盛開的村庄28個,完成村(李誼豪)
來源:臨滄日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