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滄滄源龍乃村:打造邊境小康示范村

滄源佤族自治縣勐董鎮龍乃村因地制宜,整合資金,高質量打造基礎牢、產業興、環境美、生活好、邊疆穩、黨建強的邊境小康示范村。
以“路網、水網、電網、信息網”建設為重點,構建“基礎網絡體系”,打牢致富基礎。以現有路網為基礎,以拓寬路面、拉直路線、路面硬化等方式提質改造沿邊道路主線、國邊防公路、邊境巡邏道、縣鄉村公路,道路硬化率達100%,供水保証率達90%,電網供電可靠率100%,實現光纖網絡、4G信號全覆蓋﹔實施消防工程,提升消防應急能力,實現消防應急有保障。
堅持“一村一品”發展思路,探索“黨組織+合作社+互助社+農戶”產業發展模式,提升改造茶葉300畝,新植茶葉50畝,梨、李子、黃果等林果種植300畝,養殖蜜蜂500箱﹔新建養殖小區、種植飼草,帶動群眾發展養殖業,不斷壯大村集體經濟。
通過實施村容村貌提升、公廁建設、樹屋提升改造、安裝太陽能路燈、村庄美化綠化五大工程,提質改造群眾功能房、廚房、改灶105戶,新建戶廁80戶、水沖式公廁3座﹔安裝太陽能路燈50盞﹔開發打造樹屋旅游景點,新建棧道300米﹔完成村內綠化工程,大力種樹種花﹔戶戶配有垃圾桶,村內配有垃圾池、垃圾清運設備和清潔員,生活垃圾收集處理率100%,污水處理率50%以上,潔淨能源使用率70%以上,實現潔淨村庄和潔淨庭院創建率100%,使村庄變得更生態、美麗、宜人。
以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向往為目標,新建文化活動室、小學教師住房、學生餐廳、農村電商服務中心﹔改造村級衛生室、學校圍牆、擋牆,實現幼有所育、 學有所教、 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保障有黨員活動、村民議事和文體活動場所,公共資源服務得到優化。
以鄉村治理為著力點,建立黨政軍警民五位一體的工作聯動機制,健全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組建抵邊護村護寨應急突擊隊,健全完善抵邊村處突維穩機制,設疫情防控堵卡點6個﹔推進智慧邊境建設,設立1個一級聯防所,切實筑牢“穩邊防線”。
堅持黨建引領,以邊疆黨建長廊建設為載體,持續深化“國門黨建”“軍警地共建”“紅旗飄飄”等工程,全力推進村黨組織與駐地軍警部隊黨組織“五五互動”,創新抵邊村黨建引領鄉村治理機制﹔實行網格化管理,開展理想信念、知黨恩、感黨恩、愛國固邊等主題教育,不斷夯實黨在邊疆執政的組織基礎。(胡海)
來源:臨滄日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