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江城曲水镇:小小黑溜猪 “拱”出增收致富路

在普洱市江城县曲水镇的山林间,活跃着一群特殊的“小黑影”——黑溜猪。这种本地俗称“冬瓜猪”,又称“双月猪”的特色猪种,因其体型娇小、通体乌黑、习惯在山林间自由放养而得名。黑溜猪养殖周期短,一般三四个月即可出栏,以其皮薄、肉嫩、味美、品种纯正而闻名,被誉为“山林间溜达的黑珍珠”。
作为滇南小耳朵猪的一个细分品种,黑溜猪体型小巧,成年猪身长仅在80至120公分之间,具有毛色乌黑、骨骼纤细、体态娇小、耳朵尖挺的特点。除了野性较强,其肉质细腻、品质上乘,营养价值尤为突出。
放养成就好肉质
“要想黑溜猪的肉质好,一定要放养!”皮肤黝黑的哈尼族汉子杨江华语气笃定地强调。黑溜猪耐粗饲、抗逆性强,而曲水镇得天独厚的亚热带季风气候与热带雨林资源,为放养提供了绝佳环境。林间随处可见的芭蕉、玉米,以及野板栗、生态茶园中的野果,不仅保障了猪饲料的天然来源,也为黑溜猪的稳定繁衍提供了坚实后盾。
科学养殖保品质
拥有多年养殖经验的杨江华介绍道:“养殖户普遍饲养10头左右的能繁母猪。正常情况下,每头母猪年均可产仔14头,精心管理下可达20头。为确保品种纯正和肉质不变,每户还会专门饲养一头黑溜猪种公猪。因为一旦与白猪杂交,品种和肉质都会退化。” 他补充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此外,母猪在山林放养时,有时也会与野猪自然杂交。”作为当地的致富能手,杨江华不仅养殖着20多头能繁母猪,还经营着近600亩生态茶园。其出产的茶叶品质卓越,在各类斗茶大赛中屡获殊荣,远近闻名。
合作共赢促发展
“过去养殖以散户为主,规模小,销路也窄,后来大家商议成立了合作社,互相交流经验,统一定价,共享市场信息。” 杨江华回忆说。合作社模式带来了显著变化:市场价格趋于稳定,销售渠道日益多元。同时,农业技术人员的定期指导,覆盖了疫病防控、养殖技术和疾病治疗等关键环节,极大提振了养殖户的信心。
2024年,曲水镇黑溜猪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已发展会员14户,覆盖绿满村、高山村、龙塘村三个相邻村落,共养殖能繁母猪200头,年出产仔猪约3000头。看到良好的发展前景,今年又有8户附近村民加入养殖行列,新增能繁母猪100头。按当前市场行情,每头仔猪售价可达500至600元,整个合作社年销售额预计突破200万元。
前景广阔需求旺
随着养殖规模持续扩大,为提升产品品质、拓宽销路,合作社积极利用哈尼节、边境贸易交流会等活动推广黑溜猪。加之相邻的绿春县及本地哈尼族群众在清明节、火把节等重要节庆素有宰杀“双月猪”(即黑溜猪)的习俗,市场对黑溜猪的需求量激增,目前产品已呈现供不应求的态势。这些小小的“山林黑珍珠”,正实实在在为曲水镇的乡亲们“拱”出了一条增收致富路。(付红秋)
来源:江城发布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