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牌农家乐有了新玩法
“五一”假期,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回隆社区的原汁园饭庄内,灶火噼啪声与食客的谈笑声交织成一片。炊烟袅袅中,牛汤锅的香气随风飘散,勾起了无数游客的乡愁。
这座扎根乡土二十余年的老牌农家乐,曾是村民宴请亲朋的小馆,如今通过一系列创新改造,不仅守住了传统风味,更以现代思维激活了“舌尖上的经济”,成为乡村振兴浪潮中的一抹亮色。

改造后的原汁园饭庄一角。龚诣博摄
原汁园饭庄的诞生,源于老板保琼英对家乡味道的执着。2003年,她将自家院落改造成简易饭馆,主打特色牛汤锅。彼时,饭庄仅有三张木桌,灶台搭在露天院子里,食客多是赶集的乡邻。“那时候只想着让乡亲们吃饱,一碗汤配几个荞饼,挣点辛苦钱。”保琼英回忆道。
2022年,回隆社区保家村被曲靖市确定为乡村振兴示范先导工程,在当地政府、烟草部门的支持下,回隆社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逐渐成为周边城市的热门短途游目的地。
然而,原汁园饭庄却面临挑战:设施陈旧、服务单一,难以满足游客对品质与体验的需求。“城里客人抱怨环境简陋,年轻人觉得没新意,生意一度下滑。”保琼英意识到,单纯依赖“老味道”已不足以立足。2024年,在回隆社区“乡贤会”的引导下,她决定对饭庄进行全面改造,目标是将“吃饭的地方”升级为“乡村生活的窗口”。
改造初期,保琼英发现传统农家乐的布局难以吸引年轻游客。正当她为空间规划犯愁时,富源县烟草专卖局的客户经理主动上门支招。
经过实地勘察设计后,一份别出心裁的改造方案就诞生了。客户经理利用分区陈列提升空间利用率,把后院原本堆满杂物的荒坡开辟为“田园体验区”,一侧是挂满辣椒、玉米的农趣长廊,另一侧是用竹篱笆围起的时令菜园,游客用餐后,可带孩子下地摘菜、喂鸡,或在秋千架上拍照打卡。保琼英还借鉴自家零售店货架摆放的逻辑,在入口处设置“特色农产品展台”,用竹编筐分层陈列有机蔬菜、烟熏腊肉等商品,搭配手写标签,瞬间提升了视觉吸引力。

回隆社区建设指引路标。马芝莹摄
原汁园饭庄的蜕变并非孤例。在回隆社区“乡贤会”的统筹下,全社区12家农家乐都进行了不同程度地改造,社区还贴心地在每个路口设计彩色路标,指引来往的游客到店体验。
改造带来的效益直观可见,原汁园饭庄的客单价从人均50元提升至120元,带动周边20户村民种植有机蔬菜,户均年增收2万元。更深远的影响在于文化传承——通过牛汤锅技艺大赛、传统美食研学课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关注本土饮食文化。
“乡村振兴不是复刻旧时光,而是用当代语言重构乡村价值。”回隆社区工作人员说道。如今的回隆社区,原汁园饭庄的改造故事成为乡村振兴的缩影——用一碗汤的温度留住乡愁,用创新的思维激活传统。正如保琼英所说:“农家乐不能只靠老味道,还要有新玩法。乡村的烟火气,照样能飘进城里人的心里。”(马芝莹、龚诣博)
来源:曲靖市烟草专卖局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
































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权威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关注人民网,传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