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云南频道>>普洱江城

普洱市江城县勐烈镇:

发展“小花糯”产业 助农增收保就业

2025年04月21日17:07 |
小字号

 春潮涌动,万物竞发,普洱市江城县勐烈镇江边村的“小花糯”迎来丰收。田间地头,沉甸甸的稻穗随风摇曳,农户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近年来,江边村立足资源优势,以党建引领产业发展,推行“水稻+玉米”等农作物轮种,改善产业发展周期长、见效慢的现状,采取“公司+党总支+农户”的发展模式,推动小花糯种植规模化、标准化,实现亩产增收20%以上。

图片

党建引领抓落实。镇党委、政府,村“两委”班子多次开会研究,认为江边村温度适宜、光照充足,土地资源充足,交通条件便利,种植“小花糯”极具优势,决定抢抓机遇,把发展“小花糯”种植产业作为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抓手,通过全面营造党员带头干、群众跟着干的真抓实干氛围,坚定不移地推行种植“小花糯”。

图片

科技赋能提效益。确定方案后,村“两委”班子、农业和技术发展中心农技人员动员群众种植、扎根田间地头落实地块,运用“村党总支+村民土地连片合作”的运作模式,重点在江边村半坡村民小组大规模推广“小花糯”种植。定期不定期到村、组开展冬农种植技术培训,农技人员上门“手把手”教播种、施肥、病虫防治等每个关键环节。并争取农业补贴、低息贷款等政策支持,通过共享种植技术、市场信息等资源,助力特色产业发展。

图片

示范带动促发展。项目引进后,带动百姓种植是关键。勐烈镇充分利用发掘乡村发展“能人”、产业“大户”的优势,鼓励引导种植大户带头种植,推动“小花糯”产业落地生根。

孙文玲作为江边村种植大户,近年来先后带动发展灯笼果、雪茄烟等产业,她积极响应镇党委、政府号召,率先垂范,试种了25亩“小花糯”,一个季度产值约为5万余元,有了好的开始,孙文玲对“小花糯”种植充满信心,截至目前,孙文玲夫妇共种植“小花糯”130亩,一年种三季,预计纯收入达40余万元。周边的老百姓看见收益不错,也跟着种起来,预计全年累计带动种植“小花糯”1000余亩,产量达1200余吨,带动农户100余户。

就地就业助增收。种植“小花糯”玉米,不仅增加种植户收入,带动了当地产业和经济发展,还为村民创造了家门口务工增收的机会,带动周边群众实现稳定务工与“家门口” 就业,务工人员年均收入增加3万余元,有效拓宽了群众就业增收渠道。

图片

“以前打工还得外出,现在可以在家门口务工,每天有120元的工资。我家把闲置的10亩土地也流转给种植大户种植‘小花糯’,每年租金有10000余元,家里的收入比以前高了不少,生活也越来越好。”村民孙富强开心地说道。

一粒“小花糯”,种出乡村振兴好“丰”景。下一步,勐烈镇将充分发挥党建“引擎”作用,深度挖掘资源、凝聚各方合力,全力打响“小花糯” 品牌,做强“小花糯”经济,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科技支撑、促农增收的特色农业发展之路。(冯雪 林丽娟)

来源:江城发布

(责编:木胜玉、徐前)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