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武定:引水助农 增收致富
2025年01月18日09:26 |

临近春节,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武定县白路镇,正是青豌豆的收获季,田间地头到处是农民们采摘青豌豆的繁忙景象。
白路镇因早晚温差较大、土壤肥沃,蔬菜甜度高、营养丰富。特别是岔河村,因与元谋坝子相邻,气温要高于同海拔地区,受气候和地理位置影响,适宜种植高原特色蔬菜,如青豌豆、番茄、无筋豆等,不少别处的村民都跑来岔河村流转土地种植烤烟和蔬菜,刘绍龙就是其中之一。
长势喜人的青豌豆。王菊华摄
2024年初,刘绍龙流转28亩地,大春用来种植烤烟,小春种植青豌豆,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在当地,烤烟和青豌豆属于传统产业,早些年时种植技术落后,规模小,老百姓只会一种播种方式——撒种,这种方式豆株较矮,豌豆产出率低。后来,不少村民到外地学习更为先进的种植管理技术,滴灌和搭架拉线等技术才慢慢在当地流行起来。
但由于白路镇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生产用水匮乏,进入雨季较晚,春夏干旱的气候特点突出,生产用水就成了一直困扰村民的烦心事。
为解决这一困难,经过实地勘察和论证,2022年楚雄州烟草专卖局投入821.08万元资金,用于楚雄州2022年度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白路管池工程建设,有效解决了解决白路、小井、毕家、岔河等村的农用水源问题,蔬菜和烤烟产业发展的难题迎刃而解。
管池工程刚建成不久,为方便滴灌,刘绍龙就在地边修建了一个水池,铺上了滴灌带。烤烟采收结束,村民们就把烟杆作为青豌豆的架杆,不仅省时省工,种出来的青豌豆颗粒饱满,味道香甜,比传统方式种植产量更高、卖相更佳,深受市场青睐。
如今,村民们手里有了技术,地里有了水源,烤烟质量佳、蔬菜销路好,农业产业焕发出勃勃生机。(王菊华)
来源:云南省烟草专卖局
(责编:木胜玉、朱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