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沧双江:文明新风润乡村
近年来,云南省临沧市双江县坚持把弘扬新风正气,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作为重要抓手,始终立足群众需求、群众参与,通过建机制、组队伍等方式破除陈规陋习,传播文明理念,扎实有效推进农村移风易俗,为乡村振兴打下良好的精神文明基础。
“新民约”焕发新气象
走进勐勐镇大荒田村,山美、天蓝、绿树成荫,千亩果园、美丽庭院点缀其间,如诗如画的美丽乡村景象映入眼帘,“荒田”村不荒了。
“原来的大荒田村是真的‘荒’,垃圾随意堆放,生活污水横流等等村庄治理问题都存在。”大荒田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范世军说。群众的产业发展有了眉目,日子越过越红火,但是群众的文明意识有待增强。激发群众参与村庄治理的积极性,制定行之有效的村规民约迫在眉睫。
在村党总支的带领下,大荒田村的十条村规民约应运而生,其中“庭院卫生自行搞,公共巷道日清扫”最具成效。
把公共巷道划分到每家每户,村民们相互督促进行日清扫,每天清晨家家户户出门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打扫好自己的“责任区”,才开始一天忙碌的生活。如今,日复一日的“打卡”行动,变成了大荒田村民的习惯,让大荒田变得越来越干净整洁,焕发新气象。
“新队伍”凝聚新动力
在双江县,有这样一支队伍,每逢农忙时节,在田间地头总是会看到他们的身影,他们就是勐勐镇忙乐村忙乐四组的“互助小队”。
忙乐四组是双江县坝区唯一一个以布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村寨,共有人口61户238人,主要产业为甘蔗,种植面积达500亩。
为了解决产业中的用工问题,在村党总支、村民理事会的引领下,忙乐四组成立了互助组。一到农忙季节,互助组组长就开始提前收集各家的需求,提前“排兵布阵”,大家就等着组长的通知,第二天准时集合开始“帮工”。
“甘蔗产业是我们的主要产业,但是很多家都有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从栽种、管理、砍收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请工的话成本太高,于是我们想到了成立互助组,大家相互帮忙,一起把产业做好。”忙乐四组组长李金文说。
互帮互助蔚然成风,一支小小的队伍,不仅解决了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难题,更是凝聚起了乡村振兴的新动力。
“新宴席”带动新风尚
勐勐镇闷乐村忙票组有114户422人,以前,寨子里遇到儿女婚嫁或新居落成,大家都要搭棚撑帐、张灯结彩,在自家办起宴席宴请八方宾客,大吃三四天,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一种“约定俗成”的陋习,随着你来我往,耽误农时不说,因盲目攀比也造成较大铺张和浪费。
近几年,针对农村自办宴席铺张浪费现象,闷乐村忙票组积极实施移风易俗行动,倡导文明、卫生、安全、简洁、节约的宴请方式。通过群众投工投劳、筹集资金,规划建设了村民的公用厨房、公用宴席承办点,并配置了40套用餐桌椅及相关器具,供大家使用。
忙票组组长陶志荣说:“以前,老百姓在自己家里办宴席,需要到处借桌椅碗筷,现在村小组就有,每家每户都可以直接用,用完以后清洗干净、摆放好就行,大家都觉得很方便。而且,在公用宴席承办点办宴席,既减少了浪费,又能让村组干部更好地掌握农村宴席情况。”
“最近我家办喜事就来组上的宴席承办点操办,这里有场地、有桌椅、有碗筷,这里办宴席很规范,喜事办得很圆满,还节省了两万多块钱呢!”忙票组村民陈泽昌说。
双江县围绕“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在农村深入开展大操大办、人情攀比等专项治理,形成了党员示范、乡贤带动共促移风易俗的良好风尚。
乡风净、民风淳,干劲足、生活美。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进程中,双江县持续把抓实精神文明建设作为重要举措,让文明新风浸润每一个村村寨寨,用乡风文明扮靓美丽乡村。(李华秋)
来源:双江县委组织部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