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市红塔区人大常委会用好专项资金为群众办实事解民忧

近年来,玉溪市红塔区始终把办好代表议案建议作为坚持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回应民生诉求的有力抓手,充分发挥代表建议办理专项资金作用,聚焦代表提出的“急、难、老、小”建议,让代表建议办理的民生实事落地落实,着力提升治理效能。2023年,全区共安排100万元人大代表建议办理专项资金,实施13个项目,统筹209.3万项目资金,充分体现了红塔区人大常委会在推进代表建议办理上的针对性、精准性、实效性。
“小建议”带来“大民生”
履职尽责顺民意
在研和街道东山社区,一条杂草丛生、崎岖不平,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不堪的“烦心路”让出行群众怨声载道,苦不堪言。
“这条路每天有上百人通行,路况极差,尤其周边还有小学和幼儿园,路旁的河道没有护栏,容易产生安全隐患,修建这条路是群众呼声较高的民生工程。”红塔区人大代表、东山社区党总支书记潘光能说,在向区人大常委会提出关于东山社区小学及幼儿园侧边道路硬化加装防护栏的建议后,区人大安排了7万元资金补助,再加上社区自筹的22万元,总共投资了29万元用于道路修缮、护栏安装及文化墙打造。项目于去年9月初开工,10月中旬竣工,仅用四十多天就完成了建设,兑现了对百姓的承诺。
“现在路好走了,车也好过了,出行顺心、舒心,真的给我们老百姓带来了实惠和便利!”站在崭新的道路上,社区居民潘寿富感慨道。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一件件民之所向的建议能够落地实施,背后蕴含的不仅是群众的关心支持,更是代表们履职尽责的生动实践。
改造后的东山社区小学及幼儿园侧边道路
“在代表提出建议后,我们还会组织工作人员到现场进行实地勘验,筛选出预备项目上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审核,审核完毕后确定最终实施名单,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项目实施完毕后,再根据资金到位情况、项目建设效果、群众满意度等指标进行验收,确保人大代表建议‘提得准、办得好、落得实’。”红塔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涛说。
“小资金”撬动“大项目”
多措并举惠民生
玉溪第五小学正对面的这条道路,是李棋街道下赫社区群众的进村道路,也是学生上学的必经之路。此前道路入口狭窄,路面破损严重,加之沿路排水暗沟淤积,部分盖板破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在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后,我们提出了对玉溪五小校园周边道路进行修缮的建议,建议得到了区人大、企业及相关部门的支持。”红塔区人大代表、下赫社区党总支书记代宝盛说。
玉溪第五小学周边道路修缮项目包括道路硬化美化和道路两边排污沟修缮。项目总投资22万元,其中社区自筹14万元,区人大补助资金8万元,项目共拆除围墙50米,修建道路64米,以及配套围墙、排污沟渠建设。“我们通过代表建议的‘小项目’,特别是急难老小项目的申请,带动了整个下赫社区几个村组道路的修缮,通过‘小资金’撬动‘大项目’的实施,让下赫社区老百姓的人居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李棋街道人大工委主任史忠明说。
改造后的玉溪第五小学对面道路
为积极推进人大代表建议办理,红塔区人大常委会自2023年开始,每年争取财政预算专项资金100万元,按一定原则分配给项目实施主体,加快推进项目实施。“资金补助原则上以‘雪中送炭’为主,其次考虑‘锦上添花’,优先安排代表在人代会期间提出的群众身边的急难老小建议,同时要求项目实施主体自筹部分资金,包装策划更多项目同步实施,确保每一笔资金用到实处,取得实效。”王涛说。
“小变化”助推“大发展”
为民解忧暖民心
飞井水库是红塔区重要的水源保护地,出于对水源地的保护和管理,飞井水库大坝路多年来一直处于封闭状态,禁止车辆和行人通行,而该路段又是春和中学学生、家长的必经之路,道路的封闭使得学生和家长需从旁边村庄绕道才能到达学校,村庄道路坡陡弯大,极易发生交通事故,村民对于开通大坝路的需求日益增长。
为积极响应群众诉求,红塔区人大代表、飞井社区党总支书记郭云荣提出了关于飞井水库大坝路开通及安装周边护栏的建议。建议提出后,红塔区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多次调研走访并与相关部门协商讨论,决定采取限时开放的方式,分时段对飞井水库大坝路进行开放,开放时间为上午7:00-7:30,下午17:25-18:40,开放时段允许学生和接送家长通行,节假日及学校放假期间正常封闭。为保障学生通行安全,区人大还补助资金15万元、协调10万元,街道、社区自筹资金4万元,在大坝路增设防护栏及安全警示标志、标牌等。
改造并开通后的飞井水库大坝路
飞井水库大坝路采取分段限时开通的方式
“我家孩子读初一,每天都要来接送四次,修通以后路比较近,接送孩子更方便了!”“以前往下面走危险较大,弯又多,坡又陡,现在从这里过很安全!”前来接送孩子的居民纷纷感慨道。一个多小时分段限时的开通,或许只是一个小小的举措变化,但背后体现的却是生态环境保护与群众生产生活诉求相互融合发展的良好局面,在推进民生持续改善的同时,有效带动了重点工作和特色产业的发展,也让代表履职变得更加精准有效。
2023年,100万元代表建议办理专项资金累计撬动209.3万元项目资金,完成代表建议事项13件,其中,水利建设方面4件,道路建设方面6件,环境卫生方面1件、文化广场建设1件、农业生产1件,涉及北城、春和、李棋、大营街、高仓、研和、玉带7个街道,真正实现了以“小资金”带动“大项目”的实施。“2024年,红塔区人大常委会将持续推进代表建议办理专项资金统筹安排工作,突出精准性和有效性,加强专项资金监管,开展项目跟踪问效,为推进民生福祉持续改善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王涛表示。
记者手记
代表履职 人大监督 政府作为
合力推动群众诉求落地见效
红塔区人大代表建议办理专项资金的统筹安排,不仅是代表倾听民意、顺应民生的职责使命,更是人大跟踪督办、监督问效的具体体现,各级党委政府主动担当、积极作为的生动实践,其形成的强大合力,让群众诉求变成了现实,持续有效推进了民生改善。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个好建议的提出,离不开代表的日常工作和积累,更离不开群众的关心和支持。只有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才能真正了解基层最缺的是什么,群众最需要的是什么,才能提出更多符合实际、贴近民生、顺应发展的“好建议”,真正做到“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春和街道黄草坝村委会公益性公墓道路硬化建设项目,大营街街道常里社区高原特色农业基地柔性水池建设项目,龙潭社区黄泡种植基地灌溉水管网铺设及排水设施建设项目……一桩桩、一件件惠民生暖民心的实事,充分体现了区人大坚持“民生为大”,为百姓谋幸福的初心与使命。
代表建议不仅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更关乎社会的平稳有序发展,必须毫不动摇推动建议的办理和落实。红塔区人大常委会采取重点建议班子成员领衔办,急难老小建议专项资金侧重办的方式,推动建议办结率逐年提高,建议办结率从2021年的43.3%提高到了2023年的46.5%。红塔区人大代表建议办理专项资金的拨付及使用,让代表建议从“纸上”落到“地上”,群众关心关切的“急难愁盼”民生实事得到有效解决,取得了“小资金办大事、小实事赢民心”的可见实效,达到了党委支持、人大推动、代表满意、群众点赞的效果。
在项目推进中,红塔区还加大对项目资金、项目推进等方面的跟踪督办,确保项目取得实效。在各级人大的监督推动和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很多项目在较短的时间便落地见效,充分体现了对代表建议办理的关心和重视。具体实施过程中,社区还积极筹措资金,主动谋划项目,办成了一批想办急办而又难办的民生实事,大幅改善了人居环境,极大提高了民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足感。
代表履职、人大监督、政府作为,群众从“急难愁盼”到“拍手称赞”。红塔区切实把办好代表建议推动民生实事的解决作为彰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举措,作为搭建代表联系群众的重要桥梁,实现了以“小资金”赢得“大民心”,带动“大发展”。(郭雨晨 施怀 陈旭)
来源:红塔融媒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