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双江县构建茶产业体系
“三茶统筹”做强县域特色产业
作为茶叶资源大县,双江县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三篇文章,全方位构建现代化茶产业体系,推动茶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澜沧江纵流于东,小黑江横亘于南,因两江交汇于县境东南而得名的云南省临沧市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以下简称“双江县”),境内有1.27万亩野生古茶树群落,茶园总面积34.08万亩,可采摘面积26.65万亩。
茶叶是当地特色产业,也是典型的富民产业,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主要抓手。
今年5月份,《民生周刊》记者在当地采访时发现,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城镇,茶叶元素无处不在,双江人对茶叶的感情深入骨髓、融入血液。
近年来,双江县充分利用这一资源禀赋,不断做大做强茶产业,先后将全国茶产业百强县、全国茶叶品牌建设十强县、全省茶产业十强县、云南省“一县一业”茶产业示范创建县等称号收入囊中。
2023年,双江县常住人口15.78万人,全县毛茶产量2.3万吨,实现农业产值225451.09万元;精制茶累计产量1.8万吨,实现工业增加值355023万元,综合产值达88亿元,实现茶农茶叶人均纯收入1万元。
发展茶产业,村民家门口致富
初夏时节,万物葱茏。5月10日,一场阵雨之后,驱车爬上位于半山腰的冰岛老寨,刚采摘不久的古茶园多了一份清新,老树叶也显得郁郁葱葱,对面山上雾霭缭绕,恍若仙境。
冰岛村是普洱茶产地有名的山头,为众多茶客所熟知,包括冰岛老寨、地界、糯伍、坝歪、南迫5个自然村。其中,冰岛老寨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始于1485年,现存树龄几百年的古茶树众多,是冰岛茶叶核心产区。
从冰岛老寨返城的路上,需经过俸字号古茶有限公司。见有客人到访,公司副总经理杨贵洪赶忙招呼茶艺师上茶。
1993年出生的杨贵洪,家在冰岛村所在的勐库镇。在他印象中,小时候,包括冰岛老寨在内的山区村民去趟镇里都要跋山涉水,花费很长时间,大多要住一晚才能回家。“当时,爷爷、奶奶家就提供住宿,都是打地铺。”
彼时,普洱茶尚未受到广泛关注,交通闭塞的冰岛茶叶还养在深闺无人知。在镇上生活的杨贵洪根本没想过,若干年后,自己会上山入村,到茶厂上班。
2015年,杨贵洪大学毕业后在昆明工作了一年,回到家乡后,看到很多高中同学都在从事茶叶相关工作,而且收入都不错,于是就入职俸字号古茶有限公司。
如今,每到采茶季节公司都需要大量招聘人员,固定联系的20多个采茶工,每人每天薪水150元左右,还管接送和吃住。“周边根本请不到,得去临翔区、凤庆县等地找。”杨贵洪说,因为茶产业发达,冰岛村及勐库镇很少有村民外出务工。
比杨贵洪年长几岁的李彩兵,在家里排行老七,小时候,因为家里穷,上到小学三年级就辍学了,跟着哥哥、姐姐在家务农,种些玉米之类的农作物,收成很低,经常食不果腹。
2003年,年满18岁的李彩兵决定外出闯荡,去了江苏扬州,在工厂当学徒从事电焊,后来又辗转山西、河北、甘肃等地。
李彩兵在外漂泊多年,生活虽有所改善,也开阔了眼界,但依然囊中羞涩,特别是过年回家时发现村里很多人靠茶叶致了富,于是索性在2012年回家拜师学做茶,2015年开始创业。
目前,李彩兵家有30多亩茶园,建了茶叶初制所,除了销售自家茶叶,还收购村民的茶叶进行加工。
尽管今年非古树茶价格有所下降,但他看好冰岛茶叶的未来,希望行业能平稳发展,不要大起大落。
1969年出生的李晓昌,2002年就开始做茶,如今,儿子、儿媳和已经出嫁的女儿都在家从事这一行业。去年家里收入50多万元,开支30多万元。
“开支主要包括请人的工钱和家里的花费。”李晓昌话语不多,但幸福洋溢在脸上,热情地邀请记者去他家喝茶。
冰岛村位于勐库镇政府北部,相距25公里。
4年前,做过多年小学教师的李彩荣辞职回家。凭着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的满腔热情,几个月后担任冰岛村党总支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
他家就在公路边,来来往往的人很多,除了客厅摆了张大茶桌外,还专门开了间茶室。
李彩荣执意让记者品尝地道的冰岛生普,并叮嘱记者,先看汤色,再闻茶香,然后入口。顷刻间,口腔回甘鲜爽。
喝了几杯茶,李彩荣开始讲述村里这几年围绕茶叶所开展的工作。
近年来,冰岛村党总支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为切入口,采取搬老寨、护茶园,拆两违、建新村,引企业、强集体,立规范、惠民生的发展模式,深入推进“党建引领冰岛茶叶产业示范片”建设,形成了产业提质、群众增收、集体受益、企业增效的多方共赢局面。2023年,冰岛村实现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
为做强集体经济,冰岛村党总支引进西双版纳满山歌茶业有限公司,提炼加工“茶黄素+”茶产品,以茶叶精深加工合作激活冰岛村“一片”建设新动能。
与冰岛村直线距离不远的公弄村小户赛,茶叶也是家家户户的主业。
5月10日晚,记者一行夜宿公弄村,当地人指着对面朦朦胧胧的山说:“那就是小户赛,你们明天要去的地方。”
第二天早晨,村里来了个年轻人,说带记者去小户赛。因为多是土路,且坑坑洼洼,目测直线距离仅一公里左右的路程,开车却颠颠簸簸走了40分钟。
到达小户赛后,年轻人带领记者爬茶山、看老茶树。闲聊得知,他叫罗啊三,1992年出生,昭通学院毕业后在双江移动公司上班时,发现跟村里做茶的同龄人比起来,收入差了一大截。于是,2017年他回到家里种茶,年收入最高时达到20多万元。前几年,他在县城买了房,但平时基本住在村里。
罗啊三说,因为在家也能有比较可观的收入,村里100多个年轻人,只有少数几个在外工作。“我们经常在一起交流,讨论怎么把茶产业发展好,把村里建设好。”
今年春茶行情不太好,罗啊三家的茶叶只卖了一部分,足以支付采摘工的工钱。他决定过些天外出推销。作为村里的年轻党员,罗啊三认为自己有责任在年轻人中做个榜样。
记者在采访调研中了解到,在双江,类似冰岛村、公弄村这样因茶而富的村庄还有很多。
建立“三联三促”制度,实现农民受益、企业盈利
无论是茶农增收致富,还是当地茶产业发展,都离不开茶企,特别是龙头企业示范带动。
在双江,勐库戎氏几乎家喻户晓。勐库戎氏是当地对云南双江勐库茶叶有限责任公司的别称,戎玉廷是勐库戎氏制茶技艺第三代传承人。
1980年出生的戎玉廷,从小耳濡目染,上中学时就会做茶。2005年,大学毕业后入职勐库戎氏,跟父亲学制茶、营销和管理,2020年接任公司董事长。
5月11日,在公司一间茶室,茶艺师分别冲泡了生普和熟普后,戎玉廷向记者介绍起家族制茶历史及公司助农情况。
“1935年开启家族制茶事业,1999年创牌勐库戎氏,分别在临沧双江县、永德县、临翔区建立产品加工生产基地,在昆明设立营销公司,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戎玉廷介绍,2023年,勐库戎氏收购鲜叶4609吨,收购金额1.07亿元;加工各类普洱茶2038吨,实现工业总产值5.88亿元。同时,辐射带动双江、临翔、永德3地33个行政村(社区)、24086户茶农,覆盖脱贫户3877户,茶农人均增收7600元以上。
成立于2013年的云南双江王家庄园茶叶商贸有限公司,主动融入“党建引领冰岛茶叶产业示范片”建设布局,建立企业党组织联系村党组织促保障、企业联系村组促发展、企业员工联系茶农促生产的“三联三促”制度,实现农民受益、企业盈利。
推进“三茶统筹”,提升品牌影响力
记者采访发现,尽管双江在茶产业方面取得了明显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茶文化挖掘不够,科技支撑不足,公共品牌效应不够凸显。
双江茶产业体量大,但有关当地茶文化、历史方面的书籍很少。
在品牌使用上,企业更注重自身品牌的创建和推广,忽视公共品牌的推广使用,勐库大叶种茶公共品牌标志和勐库大叶种茶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率并不高。
此外,在茶树品种研发和保护、茶园建设、安全生产、茶叶加工、产品功能化、网络营销、大数据化管理、农业物联网等新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方面缺乏创新型人才和技术。
针对上述问题,双江县不断探索,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三篇文章(即“三茶统筹”),力求破题更进一步。
作为茶叶资源大县,双江县成立了以县委书记和县长为双组长的“三茶统筹”工作领导小组,并成立云南省首家“三茶统筹”研究院。
为确保全县“三茶统筹”工作高质量有序推进,双江县规划先行,定好发展的“路子”,编制《双江县2023—2025年“三茶统筹”发展规划》,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把年度任务细化分解。
今年1月,双江县召开“三茶统筹”领导小组工作暨茶叶企业家座谈会,双江县委书记、县“三茶统筹”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甄鹏表示,茶叶是全县的重点产业,事关农民增收、企业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是一个丢不起、丢不掉、不能丢的重要产业。要以绿色发展为引领,全力构建具有双江特色的“三茶统筹”发展云南示范区,全方位构建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和茶生态协调发展的现代化茶产业体系,推动双江县茶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云南茶学专家徐亚和担任双江“三茶统筹”研究院执行院长,记者见到徐亚和时,他正对即将在冰岛茶荟直播销售的茶叶进行品评。身穿白色大褂、头发花白的徐亚和,手里拿着茶叶品质评定表格,观品相、闻香气,然后分别打分。
品评结束后,徐亚和接受了记者采访。他表示,政府决心很重要,“三茶统筹”最大的特点是统筹。
2023年4月以来,双江县以专家人才引进、培育为重点,充分挖掘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的深层内涵,依托“三茶统筹”研究院开通“中国双江冰岛茶荟”官方抖音平台,由县政府信用背书;开发“一树一叶一情”古茶树保护认养项目,以党建引领数字赋能为突破,挖掘茶文化,抓好茶产业。同时,吸纳茶叶科技创新服务团队,成立云南省农业现代化重点产业茶叶专家组双江县工作站,打造实践教学基地推广茶科技,引领双江茶产业生产力全要素高质量融合发展。
接下来,双江县将以工业化理念谋划茶产业发展,按照“群众有收入、企业有效益、政府有税收、地方有形象”和培育百亿元茶产业的目标,以“一县一业”示范县创建为契机,打造世界一流茶产业,着力抓好茶叶全域绿色化、茶叶初制所规范提升、茶产业新型主体培育、茶叶科技研究与推广运用、茶叶交易市场规范,不断提升“勐库大叶种茶”公共品牌影响力。(严碧华)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