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云南频道>>云南楚雄

村民王晓华的“花田喜事”

2024年02月26日14:40 |
小字号

初春时节,走进云南省楚雄州牟定县共和镇军屯村宋官屯小组,一簇簇明黄映入眼帘,油菜花在风中摇曳,蜜蜂在花间飞舞,置身其中让人心旷神怡。春风吹过花海,也为王晓华带来了丰收的喜悦。

今年已经54岁的王晓华是宋官屯小组村民,前年他在村里人的建议下,毅然从打拼了多年的大城市回到了家乡,承包了47亩土地。眼下,他的油菜长势正好。

王晓华正在查看油菜长势。陈琪方摄

王晓华正在查看油菜长势。陈琪方摄

提起今年的收成,王晓华笑得合不拢嘴。他算了一笔账:油菜平均亩产在200公斤左右,若收成好则亩产可达300公斤左右,按照目前8.5元一公斤的市场收购价,每亩收入预计会有2000元。

近年来,牟定县根据气候条件和土壤特点,把大粒蚕豆和油菜作为收获烤烟后的主要作物,发展粮烟互补、农经互助的多元种植模式。

王晓华原在深圳打工,主要是做一些体力活,“哪里有项目就到哪里干,不太稳定。”回忆起那些年在外打拼的辛酸,王晓华皱起了眉头。“有一天村里的老支书给我打电话,说这几年村里种地政策好,扶持力度很大,于是我决定回家乡试试。”2022年底,王晓华带着“不确定”回乡了。

稳扎稳打,摸着石头过河

“刚开始因为没有经验,我心里也没底,但看着同村的人都干得起劲,就大胆流转了47亩地,没想到种了一季烤烟,收入不比在外面打工差。”至此,王晓华在家乡安定了下来,准备大干一场。

在农技中心的推荐下,王晓华在田里布排上了滴灌带,不仅能提高产量还能节水节能,每亩成本在230元左右。如果靠人工浇水,起码每亩也得要五六千元。

浇水问题解决了,施肥咋办?听说用植保无人机飞防省工省力,村里也有资源,在烟草部门的协调帮助下,王晓华以每亩十元钱的租金租用了一台无人机。“初步计算,至少能节约20个工,一季烤烟种下来,收入有26万元左右。第一年达到这个效果,很满意。”自己的付出有了回报,王晓华很欣慰。

烤烟采收过后,村里建议王晓华种油菜。起初他觉得忙不过来不愿意种,在深入了解大规模种植油菜的优势后,他决定试试。

从选什么品种、到每亩打几个塘,再到种“单沟”还是“双沟”,王晓华都认真打算,经常向农技专家和村里的“老把式”取经。“不懂就要问,毕竟我没有经验。”他略显不好意思地说。

“田块变大了,农机用得多,竟然比以前只种几亩地还好管理。”王晓华惊喜不已。

今年4月底王晓华的油菜就可以收获了,他打算直接将收割机开进田里,收下来的菜籽用自动脱粒机进行处理,然后通过烘干机烘干后就可以拿去交售了。

从“打工人”到“管理者”

王晓华没有经验,却在“花海”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他去年一共请了二百多个工人,都是村里的种地“能手”,他则负责管理人员和对各个生产环节进行把关。“前些年在外打工,也跟着老板学到了一些管理的方法,竟然还能用到。”王晓华说着欣慰地笑了。

近年来,为保持土壤肥力、提升农作物品质,村里坚持水旱轮作的方式统一规划种植,以宋官屯的主干道作为分界线,将耕地一左一右划为烤烟种植区和轮作区。王晓华家今年的油菜地收割后就将种上水稻,隔一年再轮种烤烟。“今年收成不错,明年租上70亩地再多种一点。”王晓华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在政府各项惠民政策的支持和烟草等部门的扶持下,村里大力发展烟后产业,特别是大豆、油菜等油料作物,守好了百姓的“钱袋子”。(陈琪方)

来源:楚雄州烟草专卖局

(责编:木胜玉、朱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