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祥云发挥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效能促进绿色发展

近年来,大理州祥云县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总体目标,以实施增绿增效为主线,把森林生态效益补偿与其他补偿结合起来,优化绿色发展环境,让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发挥更大效能,形成发展、生态、富民叠加效应,人民群众绿色获得感、生态幸福感不断增强。
抓实重点生态项目建设,持续推进国土绿化行动。坚持保护优先的原则,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公益林建设管理工作的长效机制,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稳步推进,连年圆满完成省、州下达的森林管护、天保工程管护和国家级公益林管护任务,全县天然林资源保护稳步推进。分别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长江防护林三期、林业血防、国家储备林、特殊林木培育和植被恢复异地造林等重点生态建设工程,投入资金近6000万元,累计营林造林近10万亩;投入资金5200余万元,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3.3万亩。通过重点生态项目的实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发挥出更大效能,让林农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生态红利”,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发展。
抓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工作,持续推进森林资源保护。立足区域生态环境和资源禀赋合理发展产业,积极构建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长效机制,广泛动员广大群众参与生态建设,实现补偿地区农户增收,激发其保护森林资源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在保护生态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储备林、森林湿地等自然生态旅游和林下经济、花卉种苗等产业,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和乡村振兴的全过程。近年来,累计投入资金逾2000万元,实施公益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近200万亩,并通过一系列涉林惠农资金兑付增加林农现金收入,实现了经济发展、环境保护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融合。
抓牢科学造林绿化标准,持续推进生态系统修复。积极探索森林生态价值转化新路径,大力开展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着力推进村庄绿化步伐。投入资金300余万元,建成绿化示范村和绿化重点村30个,种植各类乔木2万多株;投入资金237.365万元,完成了42个偏远山区自然村和普淜、鹿鸣2个乡镇补短板绿化工程。同时,以公路、村庄、河流、沟渠、道路、库塘堤坝绿化为重点,全面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完成义务植树任务500多万株,村庄颜值和人居环境不断提升,走出了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双赢”的新路子。(陈应国)
来源:大理日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