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牟定
人居环境大提升 移民新村添新彩

近年来,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牟定县共和镇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纵深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立足现有村庄条件,着力解决“有新房没新村、有新村没新貌”的问题,实现了“搬得来、留得住、能发展”的目标。
盛果村隶属牟定县共和镇余丁村委会,于2009年7月由原清河村委会溜口坡村整村搬迁至此,因家家户户喜种果树,且老老幼幼均姓“果”,故取名“盛果村”,寓意全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共同团结奋斗、共享盛世成果。
牟定县共和镇盛果村村间小景。何文富摄
盛果村距离县城10公里,国土面积3.4平方公里,有耕地103亩,有农户22户96人,均为彝族,家庭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外出务工和粮烟、畜牧养殖、核桃、花椒等特色经济作物,202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17万元。
如何做到的?余丁村委会盛果村党支部发挥了核心引领作用,重点在人上做文章,以“五比五争”为抓手,率先实现三个“百分百”(即:百分百人畜分离、百分百旱厕消除、百分百污水处理到户),全村环境面貌焕然一新,从“村庄美”到“家家美”的蜕变。
比奉献担当,争当发挥作用“冲锋手”。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盛果村党支部将全村划分为两个党员责任区,责任区内明确1名党员担任“网格长”,1名村民代表担任“中心户长”,形成“一区两长”共建治理模式。全体党员、妇代组长和村民代表率先作为,亮身份比奉献,积极开展义务志愿活动16次,为全体村民树立榜样,带动群众自发投工投劳371个,清理房前屋后垃圾堆12处,卫生死角28处,改造旱厕16个,一个支部一个堡垒,一名党员一面旗帜的先锋模范作用有效发挥。
牟定县共和镇盛果村村间道路干净整洁。何文富摄
比勤学勤劳,争当发家致富“排头兵”。搬迁初期,针对村民故土难离,仍返回溜口坡老村生产的实际,村党总支积极动员,组织劳务输出1批3户6人到深圳务工,首批村民务工期间勤勤恳恳、积极上进,不到2年时间每户就挣了6万多元,劳务输出让他们尝到了甜头,也让亲友邻居看到了希望,加大劳务输出力度。10年来,盛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达52人,劳动力转移就业率达到60%。
与此同时,在家的群众也不甘人后,种植核桃76亩、甜笋125亩,养殖肉牛20余头、黑山羊260多只,形成了家家户户“争创家业”的良好态势,切实做到人、地“互不空闲”,通过自力更生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目前,22家农户,有家庭轿车的达17户。
近些年,余丁村委会借力乡村振兴的东风,根据全村基础设施、特色产业、人口结构、干群关系的实际情况,积极争取乡村振兴、烟草528万元项目资金支持,在余丁村建设40座集智慧烟叶烘烤和冷链物流为一体的新能源烟叶智慧烘烤园区。
目前,余丁村绿色智慧烘烤工场已建成并开始烟叶烘烤,群众可“一键式”烘烤出高质量的烟叶,又可在非烟叶烘烤期把烤房作为农产品保鲜的冷库使用,新能源烤房不仅具备绿色环保、减工降本优势,还实现功能和场地的多元利用,为现代农业建设、乡村振兴、壮大村集体经济奠定了坚实基础。
比美丽庭院,争当人居环境“领头雁”。一户庭院承载一家故事,体现一家家风,一方庭院成就一处风景,体现一地特色。随着外出务工收入和见识的不断提高,有意识的村民开始提升自家居住环境,用植物装点院子,农具家具摆放错落有序,院内院外生机蓬勃。
今年以来,村党支部积极开展“最美庭院”评选工作,以“一区两长”共建治理模式为依托,组建2支“评审团”,每季度开展一次交叉入户评审,并按照60分以上、80分以上及90分以上三个标准给予不同的物质奖励,激励村民共同打造干净整洁的农村院落,累计评比“最美庭院”5户。
比建言献策,争当民主议事“热心人”。群众事村里办,村里事大家办。盛果村充分发挥“一约四会”作用,自发组织党员和村民代表到先进村组学习考察、借鉴经验,先后召开村民议事会4场次,干部规划家乡座谈会2场次,研究讨论整治提升目标方案。
广大村民畅所欲言,建言献策,修改完善了容易懂、行得通的村规民约,建立了“红黑榜”制度,确立了“路面修复、杂物规范、污水治理、粪便还田、定期保洁”的工作任务。此外,还投入资金18万元,先后整修村内道路近260米,实施污水治理工程1个,建设主管道570米、户收集管道460米、厌氧发酵池80立方米、生态氧化塘100立方米;引导村民主动作为,加强废物利用,打造景观小品10多个;让盛果村到处充满看得见的美、摸得着的幸福感。
比文明和谐,争当乡风文明“风向标”。乡村振兴不仅要塑形,更要铸魂。盛果村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同时,注重与培育乡风文明有机结合起来,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为抓手,成立左脚舞宣传队1支,开展演出32场次,利用宣传栏、墙面彩绘等发布图文并茂、内容鲜活的公益广告5处,广泛宣传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让环境整治意识入脑入心,提升广大群众对改善人居环境的认同感,自觉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努力营造人人关心、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良好氛围,促进广大村民由“要我文明”向“我要文明”转变,全村到处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和兴、卢敏、李兴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