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晋宁:织密"五张网" 筑牢森林防火"安全墙"

冬春季是森林火灾的高发期,天气干燥,降水减少,森林防火形势严峻。进入森林防火期以后,昆明市晋宁区二街镇以排查隐患为基础,林下经济为桥梁,通过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方式织密“五张网”,全力筑牢森林防火“安全墙”。
林业员的轨迹图。张俊锁摄
人、物、技防结合,全天候无死角保障
二街镇现有林地面积18万余亩,森林覆盖率达62%,经过多年的培树育林,已形成大树林立、灌木丛生的良好生态局面。为保护森林生态,做好防火工作,二街镇首先搭建起“林业员系统网”,聘用林区附近的本地人员作为护林员,对山林的出入口以及防火检查点进行蹲点检查,此外还要带上GPS装置到山中的管护区内进行巡护,以达到火种不上山,火源不入林,隐患早处理的目的。“我们让每个林业员都随身携带GPS装置,在巡山的时候就会保留轨迹,这样我们就能实时掌握他们的巡山路线与位置,以确保他们正常、安全巡山。”二街镇林草组组长贺晶华介绍说。
此外,二街镇还在林区设置了3个瞭望塔、2套区级森林眼,对辖区内的野外火源、火情进行全天候监控,确保能在发生火情时迅速锁定着火点并第一时间进行应急处置,这便是第二张“森林监控网”。布好了监测网,还要保证突发火情时能迅速将其扑灭,经过多年的努力,二街镇在林区修建了一百多公里的防火通道,搭建起了严密的第三张“防火通道网”。“防火通道有三个作用,一个是形成隔离带,另外也方便我们去巡山护山,第三个是如果有火情,我们的消防车与人员就可以利用防火通道快速到达火情地点进行快速处理。”贺晶华说。
扣紧责任链条,是夯实防火的基础。二街镇还采用网格化管理责任机制,建立起“督查责任网”,以镇级监督村级,村级监督组,组监督山头的方式,层层压实防火责任。
二街镇建设的森林眼。张俊锁摄
森林防火与乡村振兴搭桥,惠民也惠林
技术层面的防火不过是基础,最根本的还得搭建起火灾防控的人民防线,而且这层人民防火线还能与乡村振兴挂钩,这便是第五张“林下经济防火网”。
二街镇丰富的林业资源,在给防火工作带来挑战的同时,也为发展林下经济带来了机遇。近年来,二街镇发展起“包山拾菌”项目,即村民将山头承包下来捡野生菌,没有菌子的季节则为来年的野生菌做保育促繁的准备,同时还进行放牧、挖草药等林下经济活动。村民在为野生菌做保育促繁准备时还把森林防火工作也兼顾起来。二街镇林草组组长贺晶华说:“冬春季枯枝干草多,火灾风险就高,‘包山拾菌’的村民会把这些可燃物清理掉,清理杂草,对菌子的生长很好,这既保证了他们的经济效益,也保障了生态效益。”
应急队员正在山中巡逻。张俊锁摄
此外,“包山拾菌”的村民还对承包的山头负有保护责任,在放牧时,也会对林区进行巡查防护。据统计,2020年二街镇共承包出林地2万余亩,承包村民在冬春季节清理枯枝杂草林地面积500余亩,同时承包出的林地也为村集体经济增收77.68万元,惠及农户1755户,取得了集体、农户、防火、生态等多方面共同受益的良好效果。( 张俊锁、贺晶华)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