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宣威这个村告别了“骑马”出行的时代

这几天,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羊场镇陈湾村委会茶苔自然村的公路修通了,村民蒋先顺彻底告别了“骑马”出行的日子,坐上了儿子蒋泽伟的小汽车,一时间成为村民谈论的热点。
羊场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
蒋先顺高兴地说:“现在路修通了,我们的条件也好了,儿子也有车了,赶街、进城,都方便了。”
“原来路也不通,我们从下面就用马一步一步地驮上来,现在把路修通了,就用不着了。”望着村外蜿蜒的水泥路,蒋先顺还难以相信自己真的不需要骡子运输农产品了。
骡子用不上了,儿子蒋泽伟建议卖掉,可以节省饲料钱。可是蒋先顺不同意,他说骡子曾经是他去镇上卖玉米、置办家用品的唯一交通工具,已经养了30多年,有了感情。
以前,由于路不通,蒋先顺的儿子蒋泽伟常年在上海打工,听到村里路修通了,蒋泽伟第一时间从上海开车回来,又买了一辆货车,做起了小生意。
蒋泽伟说:“现在交通条件挺好的,我买了两部车子,一部家庭用,一部拉点货,做点生意赚点钱养家。我下一步打算搞点种植绿色产品,把它想办法卖到城里去。”
今年,羊场镇把党史学习教育同推动实际工作结合起来,积极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呼应群众迫切需求,为民修路办实事,彻底解决了全镇海拔最高的茶苔村30多户村民的出行难问题,目前,已经有四户村民买了小汽车。
陈湾村党总支书记陈基再说:“在我们多次走访中发现,目前群众最迫切需求就是修路。在多方的筹措下,共筹资570万元,现在终于修通了。下一步我们打算发展养殖业,来带动全村人民致富。”
近年来,羊场镇不断加快路网建设,形成了畅联内外、通村达户的农村路网体系,改善了农村居住和出行环境。农村的经济结构也正逐渐从在镇内出售农特产品为主的“单一型”,转变为“走出去”为主的“带动型”,交通的便利让羊场镇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夏骁、赵雄飞、何小玉、徐召达 文/图)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