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充足 曲靖沾益供电局助力砖石产业发展

2021年04月28日10:29  来源:人民网-云南频道
 

电气化的砖生产车间。杜明彦摄

4月24日,暮春的滇东大地万里无云。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区菱角乡旧屋鲁村,任有文家的新房建设正如火如荼进行。

中午时分,吃过午饭的任有文招呼工人们喝水歇息。自己却跑到工地上,查看砂石等材料使用情况。发现所剩的砖不多时,他便掏出手机,拨通了叶存付的电话。

“叶老板吗?下午请给我送五万片砖来。”

“好的,五点前准时送到。”

叶存付是砖厂的厂长,砖厂2007年建成,投资2400多万元,现已发展为固定资产达3300多万元的厂子,叶存付是三股东之一。

近年来,村里建房数量剧增,砖厂的生意规模也越来越大。当下,砖厂每年产销砖6000万块,年创纯利润300多万元,市场主要集中在菱角和周边乡镇。

挂完电话,任有文心里不禁有种美滋滋的感觉。建房开始以来,他前前后后向村中砖厂买了十多万片砖。因砖厂位于村中,运费成本低,所以,仅仅买砖就为他节省下约15000多元的成本开支。

在旧屋鲁村,近些年来建盖房屋的村民,几乎都受惠于村中砖厂。

邓克良去年建起的新房,因着村中砖厂,少花了一万多元的买砖成本。

对于邓克良而言,一万多元不算小数目。50岁的他,大半辈子居住在村里。“80多户人家住一个小村子,进村的道路狭窄不说,还七弯八拐,连拉一车草回家都困难。”邓克良介绍说,他们早就想搬出村外建房,但因手里没钱。

邓克良长年在家种地,妻子在外省打工,18岁的女儿在曲靖读书。每年下来,女儿的学费、生活费就要耗费夫妇俩收入的大半。

56岁的时光军早年曾在大连、新疆等地打工。随着年龄增大,他觉得在外省打工越来越不方便。而三个女儿尚未成年,分别在读大学、高中和初中,家庭开销大。

村中砖厂的发展,为他务工带来了便利。4年前,他辞掉了省外的工作,回到村里。他在砖厂每个月工资4700元,每年有13个月的工资。“这个年龄,希望都全部寄托在孩子身上,而这些钱,足够供孩子读书了。这个砖厂,实实在在为我找到了归乡的落脚点。”时光军说道。

44岁的李富贤,从砖厂成立之初就一直在厂里干活。如今,夫妇俩是厂里的老员工。每月下来的收入,一方面供着在外读书的儿女的开销,另一方面赡养67岁的母亲。“幸好有这个砖厂,让我有了陪伴家人的条件。否则,在外面即便挣再多的钱,不能陪伴家人,心里也是空落落的。”李富贤说。

沾益临近曲靖城区,当地农村经济发展速度快。近年来,建筑材料成为当地人热衷的一条商业门路,砖、砂石等生意悄然兴起。在这一过程中,沾益供电局主动作为,积极了解相关用电需求,不断加大电网建设力度,提升供电服务水平,有力有效促进了当地砂石产业的发展。

在西平镇新海村委会,马进林的采石场生意有声有色。

48岁的马进林,早年在外跑大车,后经人引荐,投入了砂石产业。目前,他的石料畅销曲靖城区、沾益区和马龙区,在曲靖城区西片区,占了三分之二的市场份额,每年营业收入500多万元,利润200多万元。

“如果没有供电部门的大力支持,我就没有今天这样的产业。”谈及采石场一路走来的历程,马进林认为,供电部门是大功臣。

在砂石生产的过程中,几乎每个环节和诸多领域都离不开电力。“单就爆破而言,以前是用纸雷管,安全风险极高,经常为厂区的安全提心吊胆。自从采用电雷管后,整个爆破环节的安全风险可以说百分百可控。”马进林说,电力设备的运用不仅强化了安全保障,还有效提高了厂区的生产效率,提升了产品的品质。

“在整个生产过程中,供电部门可谓是为我们提供了‘保姆式’的服务,只要遇到用电问题,把电话打到供电所,一准有人及时来帮忙解决。”马进林介绍说,去年4月,因生产规模扩大,他计划将厂区的变压器容量由315千伏安提升至500千伏安。在向供电部门提出申请后,仅仅一天时间,变压器更换工作就全部结束。“原想着这项工作怎么也得要7、8天,为此我们还做了停电准备,没想到供电部门的效率这么快,几乎未影响到厂区的生产。”(杜明彦)

(责编:木胜玉、朱红霞)

推荐阅读

飞向蓝天的“卓玛”(身边的小康故事)  “卓玛,飞机能飞多高啊?”“卓玛你去过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玛仿佛是村里的“明星”。 格茸卓玛的家乡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小中甸镇团结村。这个很多人没有坐过飞机的村子,却走出了一位在飞机上工作的女孩。 作为东航…【详细】

要闻

云南新增19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  人民网昆明7月27日电 (符皓)据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通报,7月26日0时至24时,云南无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9例、无症状感染者3例。确诊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解除隔离医学观察2…【详细】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