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西畴3月21日电 (薛丹)3月19日至22日,“中国·西畴(2015)女子太阳节”在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西畴县举办。女子太阳节活动丰富且极具当地少数民族特色,2014年成功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的太阳神祭祀揭开了神秘面纱。
古老独特的女子太阳节
女子太阳节,是壮族先民敬畏、崇拜太阳的民俗传统文化现象,是西畴县汤果村的传统节日。起源于母系氏族社会对太阳的崇拜,曾经历过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已有数千年历史,是壮族原生宗教和女性崇拜的载体,是壮族女性成人的祭祀仪式。去年西畴县“女子太阳山祭祀”民俗被成功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成为西畴县继彝族葫芦笙舞之后的第二项国家级非遗名录。
女子太阳节祭请仪式分为女人沐浴洁身换装,祭请太阳,送太阳,清理祭祀场地、摆设供品、唱诵《祭太阳古歌》等。
20日上午,村里男人们早早蒸好用“朵烹”(壮语为一种野生植物“染饭花”)染制的金黄色的糯米饭作为祭祀供品,女人则穿着漂亮的传统盛装“师侬”(鸟衣),聚集到村边的太阳神树下唱歌。这天里,男人不仅要为女人服务,还要制作传统美食等待祭祀归来的女人。
《水母鸡》童谣在“中国壮族童谣之乡”世代传唱
在祭祀活动结束后壮族童谣展演上,身着民族盛装的壮家孩子们用童真的嗓音为现场观众献上了一场原生态的音乐会。壮族是西畴的世居民族,壮族童谣是西畴民间文化遗产的代表作。在西畴的壮族村寨里,被壮家孩子亲切地称作为"水母鸡"的是一种约小指甲大小、身体呈椭圆形的黑色小甲壳虫,它们生活在稻田里和水塘中,善浮水、会爬行、能飞翔,孩子们总喜欢捉来捧在手里嬉戏玩耍,并边玩耍边吟唱一首流传久远的童谣《水母鸡》,以此来抒发他们天真幼稚的情感,寄托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愿望。
据了解,西畴有着很多像《水母鸡》这样著名的壮族童谣,多以反映劳动者生产生活的美好向往为主要内容,题材多样,特色鲜明,在西畴壮家村寨代代相传。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经过考察论证西畴壮族童谣搜集、整理和研究方面的成果于3月20日命名西畴县为“中国壮族童谣之乡”。
活动期间,除了传统太阳神祭祀外,漂流和抢鱼大赛,西畴民族民间服饰展、香坪山苗族斗鸟、斗牛比赛等活动让远道而来的宾客流连忘返。
![]() | ![]() |
呼叫热线 4008-100-300 服务邮箱 kf@people.cn
人民日报社概况 | 关于人民网 | 考生服务 | 招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供稿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 呼叫中心 | ENGLISH
京ICP证000006号 |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8号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65)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15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