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雙江

臨滄雙江:美麗傣鄉“靚”起來

2024年11月29日15:00 |
小字號

近年來,雲南省臨滄市雙江縣堅持抓黨建、強組織,推動沙河鄉忙開村那落自然村實現“產業興、鄉村美、村民富”,讓該村成為“名片村”,引領全縣鄉村全面振興。

那落自然村是一個傣族聚居村寨,共有農戶72戶320人,村內古樹成林,綠樹成蔭,景色宜人,村庄周邊布滿了果園,是“瓜果飄香的村庄”。那落自然村以“五個一”為抓手,把廣大群眾凝聚在黨組織周圍,扭成一股繩,想方設法謀發展,齊心協力促振興,讓那洛村美起來、“火”起來。

2023年10月,那落黨支部組織群眾代表到楚雄州牟定縣江坡村、牌坊村以及昆明市小漁村參觀學習。回村后,組織召開了那落自然村群眾大會,大家共同商量,最終達成了共識,決定把那落自然村建設成為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村民於2023年11月6日自發給縣委、縣人民政府寫了一份“大干鄉村振興 建設美麗家園”的承諾書,表明了干事創業的信心和決心。

本著“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的原則,該村黨員帶頭捐資捐物,群眾自行拆除自家的圍牆、廢棄圈舍、廁所等,把村裡的豬、牛、狗、雞、鴨等牲畜家禽圈養起來。通過連續奮戰38天,累計出動義務工3000余人次,共拆除圍牆3000平方米,廢舊房屋、廁所、大棚房1000平方米,修復村庄道路3公裡、溝渠2公裡……組織群眾對自家庭院、公共區域共種植盆景花卉3500余盆。

那洛村建立“黨支部+理事會成員+農戶”的幫帶模式,推動基層黨組織體系網和社會治理體系網形成一張“大網”,把72戶農戶320人全部納入網格管理。建立“五戶一體,兩清單、三積分”治理模式,居住相鄰的5戶農戶劃分為一個網格。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組建“紅袖標”護村隊一支14人,建立5戶聯防工作機制,將法律法規融入《村規民約》,建立《環境衛生管理制度》。

那落自然村組建文藝宣傳隊2支60人,開展“道德講堂”“講文明,樹新風”“四進農家”等主題活動。發揮村民理事會、村規民約等作用,規定村內紅白喜事禮金為100元,彩禮不超過6萬元,有效推動移風易俗。評選黨員示范戶9戶,“綠美家庭”21戶,“五星文明戶”16戶,“好婆媳”20人,切實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營造出了民族團結“和而不同,美美與共”的良好氛圍。(勾林華)

來源:雙江縣委組織部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