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滄雙江:
關愛“一老一小” 擦亮“幸福底色”

近年來,臨滄市雙江縣堅持黨建引領,以辦好民生實事為抓手,呵護好留守老年人、特殊困難老年人和留守兒童、困境兒童等特殊群體,全力推動“一老一小”關愛服務工作落地見效,積極回應群眾期待。
幸福食堂繪就溫暖“大民生”
午飯時間,走進雙江縣沙河鄉允景社區“一老一小”幸福食堂,飯菜香氣扑鼻而來,前來就餐的群眾正坐在桌前一邊吃飯,一邊聊起家常,呈現出一派其樂融融的景象。
允景社區“一老一小”幸福食堂位於允景社區尹景花園小區內,總建筑面積300平方米,設有幸福食堂、娛樂區、棋牌室等功能區,可為轄區群眾提供助餐、助娛等多項服務。據介紹,允景社區“一老一小”幸福食堂根據不同年齡段進行收費,其中90歲以上和3歲以下免費就餐。
“為讓大家吃得起、吃得好,我們積極組織社區干部、網格員、樓棟長等開展上門入戶調研工作,摸清轄區內老年人、留守兒童、困境兒童等特殊群體的基本情況,登記就餐需求和預期價格,從而制定出健康餐標准和用餐價格標准。”允景社區黨總支書記、居民委員會主任李雲濤說,目前每天都有100多人前來食堂用餐。
允景社區人口流動大,其中老人和小孩居多,大部分青壯年都外出務工,幾乎沒有時間陪家裡的老人孩子。李雲濤介紹,為著力破解這個難題,允景社區黨組織將建設社區食堂納入為民辦實事清單,認真落實協商議事機制,在充分征求群眾意見的基礎上,積極挖掘、整合社會資源,並於今年7月19日建起了幸福食堂。
年過六旬的許映菊是幸福食堂的常客,她和老伴都已60多歲,子女不在身邊,做飯經常讓老兩口犯難。她說:“現在社區開了食堂,還給我們優惠政策,一餐才7塊錢,菜有10多個品種,米飯想吃多少打多少,對我們老年人來說很方便。”
為解決“一老一小”群體的急難愁盼問題,今年來,雙江縣以允景社區為試點,採取“黨組織引領、資源統籌、共享共建”的方式,全力打造“黨建+幸福食堂”,以優惠的價格、豐富的菜品、舒適寬敞的用餐環境,為老年人和小孩提供在“家門口”就能用餐服務,用心用情辦好民生“食”事,托起“朝夕美好”。
“愛心媽媽”成為最美“暖心人”
“從沉默寡言,不願和別人交往,到活潑開朗,有什麼想法都要和我一起講,他已經把我當成了媽媽。”參與全縣“愛心媽媽”志願服務以來,更是讓勐勐鎮婦女干部董華蘭收獲滿滿,“作為黨員干部擔任‘愛心媽媽’是非常有意義的事。“”
去年,董華蘭參加了“愛心媽媽”志願服務隊,幫扶邦丙鄉丫口村的特殊兒童李晗(化名)。經過一年多的相處,董華蘭和李晗已經從陌生人變成了親人。
“他已經從失去親人的陰影中走出來了,現在比較活潑開朗,學習成績還不錯。”董華蘭介紹,李晗的父母在他小學二年級不幸去世后,一直和年邁的爺爺奶奶一起生活。 結對幫扶后,她在思想引導和生活上給予全力幫助,現在李晗已經變得陽光開朗。
董華蘭表示,她和她的家人都已經把李晗當成了親人,今后將一如既往地對李晗進行幫扶。
“愛心媽媽”是雙江縣關愛“一小”的一項舉措。今年2月以來,該縣通過發布愛心媽媽招募令和倡議書,以黨員為帶頭,組織縣、鄉、村三級婦聯干部以及大量愛心人士加入“愛心媽媽”隊伍,“愛心媽媽”與困境留守兒童在雙方自願基礎上“一對一”或“多對一”形式結對,幫助困境留守兒童解決學習、思想、身體及生活上遇到的困難。
截至目前,雙江縣共招募到女性167名,共組成13支“愛心媽媽”隊伍結對關愛服務40個村(社區)的137名困境留守兒童,共開展關愛服務288人次,走訪慰問困境留守兒童216人次,受益家長、兒童426人次。(王明世、柳有誼)
來源:雙江縣委組織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