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普洱江城

文繪彩牛 情源江城

2024年02月27日16:25 |
小字號

牛體彩繪,顧名思義,就是畫師用畫筆在活牛身上用各種色彩顏料繪畫出各種圖案,使之變成五彩斑斕的牛,實現牛體與藝術的完美結合,成為流動的、立體的、鮮活的、特殊美感的藝術作品。牛體彩繪繪畫的載體對象是活牛,每條牛體型各異,每一條彩牛的圖案都不可能完全相同,無法完全復制。它展現出的是一種流動的美,是一種短暫的、容易毀壞的、不能復制的特殊藝術品。

圖片

牛體彩繪的起源和最初目的是為了驅逐虎豹,避免牛被老虎、豹子殘食。

圖片

相傳在很久以前,江城哈尼山寨裡有一戶人家,有兄妹四人,父母雙亡,撫養兄妹的擔子就壓在了勤勞、憨厚的兄長龍嘎肩上。兄妹們在兄長無私的關愛下,漸漸地長大成人並相繼成了家。隨著人丁的增添,原有的家境難以適應這個大家庭的生存,龍嘎主動提出分家。兄妹們看著孑然一身的兄長,不忍心接受分家的意見。在龍嘎的耐心說服下,勉強同意了龍嘎分家的提議。兄妹們執意要把家裡最值錢的生產工具,唯一的一條耕牛留給兄長。從此以后,家裡隻剩下龍嘎和牛。龍嘎與牛朝夕相處,他牽著水牛到山間小溪去喝甘甜的泉水,割來最鮮嫩的青草喂給水牛。夏日,龍嘎為牛驅趕蚊虫,冬天,龍嘎和牛相依取暖。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龍嘎精心地呵護著牛,在共同的勞動生產生活中,龍嘎和牛結下了深厚的感情。

早春的一天,龍嘎趕著牛去田裡耕作,快走到田邊的時候,突然聽到一聲怒吼,隨著吼聲,隻見一隻大老虎從樹林裡突地竄出,凶猛地向牛扑去,龍嘎為了保護耕牛,拿起手中的鋤頭,與牛並肩和老虎展開了殊死搏斗。這時,隻見牛昂起脖子,夾起尾巴,低吼一聲,邁開四蹄、揚著牛角沖向老虎,老虎也迎著牛沖了過來,和牛厮打在一起。不知打斗了多長時間,老虎和牛都滾進了田裡,牛進到水田裡渾身充滿了牛勁,隻見牛猛然翻身站起,抖動著身軀,揮舞著雙角,甩起尾巴,滿身的泥花飛濺,牛身上的汗水、泥水、血水混雜在一起,在陽光的輝映下,形成了一幅流光溢彩的圖案。老虎看到這一幕驚呆了,以為碰上了什麼龐然大物,牛趁老虎發呆的瞬間,猛扑過去,用牛角把老虎緊緊地頂在水裡,這時,龍嘎也跑了過來,揮舞著手中的鋤頭,拼命地向老虎頭部猛砸下去,老虎終於被打死了。這一幕,恰巧被幾隻前來尋食的老虎看見了,嚇得轉過身去,不顧一切地往樹林深處跑去。

龍嘎通過這件事悟出了一個道理:色彩斑斕的牛身可以鎮住老虎。第二天,他上山採來了各種樹葉、樹根、山花合並熬成各種色汁,在牛的身上進行涂抹並繪畫了一些圖案,這樣一來,老虎看到牛遠遠地就走開了。

為銘記牛的功德,每年的這一天,龍嘎割來青草,煮一鍋玉米來犒勞牛,還請寨子裡的人來到家裡,把牛打敗老虎的經過講給大家聽,並告訴大家在牛身上涂上顏色,這樣既可以驅趕蚊虫還可以驅趕老虎。村裡的人們聽了龍嘎的講述后,也學著龍嘎上山採來了各種樹葉、樹根和山花,熬成各種色汁,在牛的身上進行涂抹並繪畫圖案。從此之后,這一帶就再也沒有發生過老虎傷牛、吃牛的事件了。隨著社會的發展,在牛身上涂抹繪畫逐漸演變成今天的一種文體藝術活動。每年秋收結束后,這裡的人們用色彩把牛“打扮”得絢爛多姿,歡聚在牛的周圍載歌載舞,感謝牛的辛勤勞作,慶祝五谷豐收。自此,在牛體上繪畫各種美麗圖案的民風民俗在江城被沿襲了下來。

為充分挖掘和弘揚民族文化,使起源於民間的彩牛藝術更加牢固地根植於民間,江城縣自2009年在首屆中老越三國丟包狂歡節期間舉辦牛體彩繪大賽以來,共舉辦了五屆牛體彩繪大賽。

圖片

第一屆牛體彩繪大賽於2009月10月3日在江城縣城舉辦。

第二屆牛體彩繪大賽於2011年12月10日在江城縣城舉辦,共有來自中國、老撾、越南、美國、加拿大等10個國家的48支隊伍參賽。

第三屆牛體彩繪大賽於2014年5月18日在江城縣城舉辦,共有來自中國、英國、意大利、德國、芬蘭、新西蘭、老撾、越南的48支隊伍參賽。

第四屆牛體彩繪大賽於2017年12月31日在江城縣城舉辦,來自中國、老撾、越南的38支隊伍參賽。

第五屆牛體彩繪大賽於2023年12月23日在江城縣城舉辦,主題為“牛人聚江城 藝術耀三國”,共有45支代表隊參賽,其中三支代表隊來自越南,兩支代表隊來自老撾。

圖片

在歷屆牛體彩繪大賽中,藝術家們用畫筆和色彩斑斕的顏色,集丹青的智慧和精湛的技藝在牛的身上繪畫出一幅幅絢麗多姿的圖案,讓藝術創作的火花在牛身上爆發出激情的光芒,讓牛的動感與圖畫的靜態完美結合,讓牛的精神與繪畫之美相融,讓色彩流動起來,讓平時毫不起眼的牛絢麗生動起來,讓藝術的思想在牛的身上散發出激情的光芒,使牛的精神和藝術的完美永駐我們的心田。彩牛藝術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是勞動人民聰明才智的體現和藝術天賦的展示,是江城縣民族民間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李啟學 馬振山)

來源:江城發布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