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王曉華的“花田喜事”

初春時節,走進雲南省楚雄州牟定縣共和鎮軍屯村宋官屯小組,一簇簇明黃映入眼帘,油菜花在風中搖曳,蜜蜂在花間飛舞,置身其中讓人心曠神怡。春風吹過花海,也為王曉華帶來了豐收的喜悅。
今年已經54歲的王曉華是宋官屯小組村民,前年他在村裡人的建議下,毅然從打拼了多年的大城市回到了家鄉,承包了47畝土地。眼下,他的油菜長勢正好。
王曉華正在查看油菜長勢。陳琪方攝
提起今年的收成,王曉華笑得合不攏嘴。他算了一筆賬:油菜平均畝產在200公斤左右,若收成好則畝產可達300公斤左右,按照目前8.5元一公斤的市場收購價,每畝收入預計會有2000元。
近年來,牟定縣根據氣候條件和土壤特點,把大粒蠶豆和油菜作為收獲烤煙后的主要作物,發展糧煙互補、農經互助的多元種植模式。
王曉華原在深圳打工,主要是做一些體力活,“哪裡有項目就到哪裡干,不太穩定。”回憶起那些年在外打拼的辛酸,王曉華皺起了眉頭。“有一天村裡的老支書給我打電話,說這幾年村裡種地政策好,扶持力度很大,於是我決定回家鄉試試。”2022年底,王曉華帶著“不確定”回鄉了。
穩扎穩打,摸著石頭過河
“剛開始因為沒有經驗,我心裡也沒底,但看著同村的人都干得起勁,就大膽流轉了47畝地,沒想到種了一季烤煙,收入不比在外面打工差。”至此,王曉華在家鄉安定了下來,准備大干一場。
在農技中心的推薦下,王曉華在田裡布排上了滴灌帶,不僅能提高產量還能節水節能,每畝成本在230元左右。如果靠人工澆水,起碼每畝也得要五六千元。
澆水問題解決了,施肥咋辦?聽說用植保無人機飛防省工省力,村裡也有資源,在煙草部門的協調幫助下,王曉華以每畝十元錢的租金租用了一台無人機。“初步計算,至少能節約20個工,一季烤煙種下來,收入有26萬元左右。第一年達到這個效果,很滿意。”自己的付出有了回報,王曉華很欣慰。
烤煙採收過后,村裡建議王曉華種油菜。起初他覺得忙不過來不願意種,在深入了解大規模種植油菜的優勢后,他決定試試。
從選什麼品種、到每畝打幾個塘,再到種“單溝”還是“雙溝”,王曉華都認真打算,經常向農技專家和村裡的“老把式”取經。“不懂就要問,畢竟我沒有經驗。”他略顯不好意思地說。
“田塊變大了,農機用得多,竟然比以前隻種幾畝地還好管理。”王曉華驚喜不已。
今年4月底王曉華的油菜就可以收獲了,他打算直接將收割機開進田裡,收下來的菜籽用自動脫粒機進行處理,然后通過烘干機烘干后就可以拿去交售了。
從“打工人”到“管理者”
王曉華沒有經驗,卻在“花海”裡找到了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
他去年一共請了二百多個工人,都是村裡的種地“能手”,他則負責管理人員和對各個生產環節進行把關。“前些年在外打工,也跟著老板學到了一些管理的方法,竟然還能用到。”王曉華說著欣慰地笑了。
近年來,為保持土壤肥力、提升農作物品質,村裡堅持水旱輪作的方式統一規劃種植,以宋官屯的主干道作為分界線,將耕地一左一右劃為烤煙種植區和輪作區。王曉華家今年的油菜地收割后就將種上水稻,隔一年再輪種烤煙。“今年收成不錯,明年租上70畝地再多種一點。”王曉華對未來充滿了期待。
在政府各項惠民政策的支持和煙草等部門的扶持下,村裡大力發展煙后產業,特別是大豆、油菜等油料作物,守好了百姓的“錢袋子”。(陳琪方)
來源:楚雄州煙草專賣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