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這樣守護昆明南亞商圈“煙火氣”

自夏季治安打擊整治行動開展以來,昆明市公安局西山分局持續開展轄區清查整治行動,切實提高轄區人民群眾安全感、滿意度。
夜色降臨,西山區滇池路商圈閃爍的霓虹燈、偌大的商場、長長的地攤、琳琅滿目的商品,吸引著無數消費者。作為西山區的核心商圈,南亞風情第壹城涵蓋了購物、餐飲、娛樂、休閑、旅游、社交、商務等多種功能,各類酒吧、小吃、潮玩更是為“夜經濟”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人們盡情玩轉夜生活的同時,昆明市公安局西山分局楊家地派出所的夜間徒步巡邏組也准時就位了,他們深入到酒吧、KTV、宵夜攤,通過常態化巡查,以實際行動守護著商圈的平安與繁榮。
為了更好地護航南亞商圈夜市經濟,楊家地派出所以夏季治安打擊整治為引領,凝心聚力推進“三網”建設,通過“打”“防”結合,共筑平安商圈。
昆明楊家地派出所護航南亞商圈夜市經濟。昆明市公安局西山分局供圖
實踐“快警務”,搭建鄰裡守望“協同網”
“我來派出所一年半了,轄區基本上沒有出現過太大的矛盾糾紛。”萬裡濤是楊家地派出所的一名社區民警,也是徒步巡邏組中的一員。在南亞商圈,每天都能看到他和其他10余名民警輔警走街串巷、巡邏防控的身影。
98.6萬平方米的南亞商圈內,密集分布著商店、寫字樓、酒吧、燒烤攤,每天人流量達3萬+,人員密度大,治安要素復雜,如何在警力有限的情況下,更好地守護商圈經濟,是楊家地派出所一直在思考的問題,也是搭建鄰裡守望“協同網”的初衷。
除了每天安排民警輔警開展常態化巡邏外,楊家地派出所還不斷優化街面布防,發動南亞商圈內保、沿街商戶群防群治隊伍緊密聯動,組織酒吧街、宵夜攤等區域商戶“紅袖標”治安志願者建立應急處置隊伍,以現代對講通訊設備為媒介,強化對民事糾紛、日常求助警情的聯調聯處,對刑事治安、重大警情的快接快處,讓南亞商圈的經營安全更有保障。
“有任何問題,春城‘紅袖標’治安志願者都可以通過對講機聯系到我們,我們也會第一時間趕往現場處置。”今年上半年,楊家地轄區刑事警情同比下降57.14%,治安警情同比下降55.19%,治安狀況日趨向好。
昆明楊家地派出所護航南亞商圈夜市經濟。昆明市公安局西山分局供圖
守住“錢袋子”,織密“分色宣傳”反詐網
每年,楊家地派出所都會對春城“紅袖標”治安志願者進行防盜、防火、防恐培訓,今年的培訓重點則是防詐。
針對近年來電信網絡詐騙高發、多發的特點,楊家地派出所根據案發地點、作案手段、受害人群等因素特點,按照“紅、黃、綠”三種顏色對相應區域、人群進行風險等級劃分。將南亞商圈、酒吧等行業場所列為黃色區域,依托社區民警組建的微信聯系群、南亞商圈LED屏進行全覆蓋宣傳,為群眾答疑解惑。對於電信詐騙案發率高的商戶,民警還會入戶進行再培訓、再宣傳,通過“線上+線下”齊發力,共同織密“反詐網”,筑牢“防火牆”。
“通過宣講,明顯感到群眾的防范意識提高了,能為他們避免不必要的損失,我就覺得我們的工作是值得的。”萬裡濤說。今年以來,楊家地派出所轄區電詐警情同比下降18.51%,有效遏制了電信網絡詐騙警情高發態勢。
昆明楊家地派出所護航南亞商圈夜市經濟。昆明市公安局西山分局供圖
上好“平安鎖”,筑牢社會穩控“綜治網”
楊家地派出所積極推動沿街商鋪“人防、物防、技防”建設,盯住“責任人”,安排“值班員”,進行源頭防范、源頭管控、源頭治理,最大限度把警力擺上街面,確保轄區治安大局持續穩定,切實提升人民群眾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上個月,有一名外地游客和3名昆明小伙在喝酒的時候發生了沖突,為了防止事態進一步擴大,酒吧的安保人員及時上前制止並聯系了民警,最后把他們帶到了我們這裡調解。”宋慶昆是楊家地派出所司法調解室的一名調解員,為群眾化解矛盾糾紛,是他的日常工作。在這起涉旅糾紛中,宋慶昆憑借他豐富的經驗以及專業的技能,讓雙方當事人從劍拔弩張到握手言和。
為了及時發現轄區不穩定因素,把矛盾糾紛化解在源頭,楊家地派出所設立了司法調解室,通過警律協同,及時處理各類“疑難雜症”,今年3月至今,司法調解室共調解10余起矛盾糾紛,成功率達100%。
在南亞商圈,屬於年輕人的快樂夜生活每天都在繼續,楊家地派出所的全體民警輔警也將一如既往地堅守崗位,為守護好這一地“煙火氣”貢獻源源不斷的公安力量。(李思思、趙博衛、合格)
來源:昆明市公安局西山分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