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牟定:著力打造鄉村振興示范樣板

行走在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牟定縣共和鎮散花村委會雙樹村的廣袤土地,處處涌動著文明之風,煥發著生機與活力。
近年來,共和鎮全面落實鄉村振興戰略部署,聚焦增加農民收入、縮小城鄉差距,堅持把鄉村振興示范村建設作為統籌推進五大振興的“樣板區”“先行區”,在推進創建美麗鄉村的基礎上,全面強化黨建引領、系統謀劃、機制創新、資源整合和差異化發展,以高標准打造雙樹鄉村振興示范村為抓手,推進城鄉融合發展,努力開創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的鄉村振興新局面。
牟定縣共和鎮散花村委會雙樹村鄉村旅游示范點。盧敏攝
強化黨建引領 夯實“紅色堡壘”
散花村委會雙樹村將黨建引領作為推動鄉村振興的“第一動力”,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加快推進鄉村振興步伐,譜寫鄉村振興新篇章。
雙樹村黨支部堅持發揮黨組織優勢,把黨建引領貫穿村庄建設發展的全過程、各環節。通過黨建引領探索多層次、多渠道、多模式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有效路徑,持續推動村級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為實現鄉村振興提供了堅強組織保障。
“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黨員,黨員看支部。”面對農村發展的新形勢,雙樹村黨支部率先從強支部、抓班子入手,不斷提高村黨組織的凝聚力、組織力、戰斗力。
在全村大力實施將黨員培養成致富帶頭人、將致富帶頭人培養成黨員、將黨員致富帶頭人培養成村組干部的“三培養”行動,發揮村組“帶頭人”作用,積極為村集體經濟發展出點子、開方子、謀路子。
強化產業基礎 激活內生動力
雙樹村始終堅持把發展村級集體經濟作為抓基層、打基礎的重要抓手和增強基層服務能力的重要舉措。依托資源稟賦,積極探索產業發展思路,採取“合作社+企業+農戶”的方式整合資源,因地制宜謀發展,嚴格落實好土地不撂荒,執行耕地“非糧化”和“非農化”政策,保証糧食安全,對土地進行合理、科學規劃,把握好流轉面積。
2023年,雙樹村種植烤煙230畝,水稻70畝,玉米220畝,積極探索“煙葉+N”產業融合發展模式,統籌糧食與煙葉產業發展規劃,推進煙稻輪作,加強基本煙田配套建設,構建基本煙田土地流轉機制,在精細化、集成化、多元化發展上做文章,推動多項產業協同融合,引導農民群眾奮斗致富增收、承擔社會責任、共建美麗鄉村。
近年還發展了養殖業,養殖小龍蝦160畝、大閘蟹21畝、鴨嘴魚20畝,肉牛養殖41頭,群眾就近務工320余人,真正讓村級集體經濟好起來,群眾在家門口實現增收致富。
“栽好梧桐樹,引來金鳳凰”,雙樹村爭取項目扶持資金400余萬元,緊扣“農耕+田園”主題,重點發展親子活動、研學旅游、農事體驗等功能的農旅文旅項目,努力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鄉村旅游品牌,致力形成“環境因鄉村旅游更美麗、產業因鄉村旅游更興旺、百姓因鄉村旅游更富裕”的發展態勢,以“農”興鄉村,以“文”促發展,以“旅”啟未來。
牟定縣共和鎮散花村委會雙樹村民族精神傳承文化中心。盧敏攝
強化村庄建設 補強短板弱項
雙樹村深入貫徹落實共和鎮黨委、政府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部署,以農村垃圾污水治理、“廁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為主攻方向,努力把短板變成“潛力板”,擦亮鄉村振興的美麗底色。
雙樹村深入開展人居環境整治,著力開展美麗村庄建設,把“五堆十亂”、殘垣斷壁、廁所改造、垃圾分類、污水治理作為人居環境整治的重點,通過黨員干部示范引領、聯動推進,切實做到全方位、立體式、無死角地整治。
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以建設綠樹成蔭、花果飄香、各具特色的生態宜居綠美鄉村為目標,借力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成果,圍繞花園、菜園、果園“三園”抓提升,扎實推進綠美鄉村建設。經過小組干部反復實地踏勘,在廣泛征求農戶意見的基礎上,合理編制村庄規劃,最大程度保留村庄原有鄉村風貌。
2020年以來,共計清除陳年垃圾28余噸,清理“五堆十亂”121處,裸地植綠面積20余畝,新修綠化帶1100余米,旱廁改造98座等一系列環境問題,在美麗鄉村建設中,累計發動群眾投資15余萬元,群眾投勞1224個工作日。
強化鄉村治理 筑牢重要基石
雙樹村不斷構建黨建引領“四治融合”鄉村治理體系,凝聚新鄉賢、村民、干部規劃家鄉等內生力量,激活鄉村治理的主體協同能力,增強鄉村治理效能,努力建設充滿活力、和諧有序的善治鄉村。
雙樹村充分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在鄉村治理中的領導核心作用,夯實鄉村治理根基。選好配強鄉村治理、鄉村振興的“領頭羊”。大力選拔優秀黨員干部擔任農村基層黨組織書記,加強對鄉村干部的教育培訓和對村級權力的有效監督。鼓勵和支持農村基層黨組織利用自身優勢發展壯大集體經濟,成為帶領群眾脫貧致富、振興鄉村的主心骨。
雙樹村堅持一心為民,走鄉村治理的群眾路線,治理成果由群眾共享,治理成效由群眾評判。深化村民民主自治實踐,充分發揮自治章程、村規民約在基層鄉村治理中的獨特功能。依托村民議事會、村民理事會、村民監事會等,形成民事民議、民事民辦、民事民管的鄉村基層自治格局。
落實村民的決策權和知情權,在完善民主選舉的基礎上,規范民主決策機制,主動接受民主監督,推進村務公開建設。做到事情辦不辦,村民說了算。調動農民參與鄉村治理的主動性、積極性,發揮農民的鄉村主人翁作用。
雙樹村宣傳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繼承和弘揚傳統優秀文化、深入推進移風易俗。精心打造群眾喜聞樂見、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做到活動陣地便民化、活動形式多樣化、活動開展常態化。
把“普通話”變成“地方話”,把言簡意深的“書面語”變為易於理解的“歌詞曲譜”,將黨的政策方針融入其中,通過喜聞樂見的形式表演出來,真正做到了讓群眾坐得住、樂意聽、記得牢。(和興、盧敏)
來源:楚雄州煙草專賣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