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牟定:鄉村振興各美其美,美美與共

初夏時節,漫步在雲南省牟定縣共和鎮的美麗鄉村,隻見阡陌交通、屋舍儼然、青山掩映、道路整潔……一面面展示社會主義新風尚的文化牆點綴其中,規劃有序的綠化帶與精雕細刻的涼亭相得益彰,蜿蜒的林蔭小道縈繞其間……一步一景都盡顯美麗鄉村魅力。
這幅振興美景,是共和鎮黨委政府和群眾一筆一畫共同勾勒的,在鄉村振興的“巨幅畫卷”上勾勒出奮斗之美、村庄之美、鄉村治理之美。
牟定縣共和鎮牟尼村委會習大河村。盧敏攝
奮斗之美
牟定縣共和鎮慶豐村委會美麗村庄建設如火如荼地開展,離不開那些沖鋒在前、無私忘我的基層干部,其中就包括艾小河村村民小組長艾元平。
艾元平五十多歲,臉龐黝黑,眼睛有神,是當地遠近聞名的能工巧匠,從年輕時候到現在一直從事農村建筑工程。美麗村庄建設啟動之初,艾元平帶著組委班子和村民代表到其他鄉鎮學習美麗村庄建設,召開戶長會發動群眾參與其中。
經過多次的思想工作,艾元平發動群眾全民參與配合支持建設。他還充分發揮自己的工匠手藝,幫助砌堡坎、碎石頭、鋪路等,和群眾一起將艾小河村裡裡外外煥然一新。
共和鎮不斷涌現出鄉村振興的致富帶頭人,清河村委會螞蟻山村80后普正榮成為了新一代的鄉村振興致富帶頭人。
普正榮從初中畢業以后,就一直當貨車司機,在村裡做起了拉建筑材料的生意,但由於墊付款項太多,總覺得日子不安心,隨著兒子的出生,他更想給孩子一個穩定的成長環境。憑著彝族人敢想敢干的精神,他嘗試種植烤煙。為了盡快掌握烤煙種植管理技術,普正榮跟周邊村委會的種煙能手切磋交流,邊摸索邊實踐。
從2017年嘗試種煙起,短短幾年,從開始的20多畝到現在70多畝,普正榮從一個“門外漢”逐漸成為當地小有名氣的“土專家”。
隨著普正榮普種植規模的不斷擴大,還為附近群眾提供就業崗位。“今年我想買一台大型拖拉機,明年就不需要那麼費工了,不僅省時省力,還可以租給別人使用。”普正榮說。
牟定縣共和鎮慶豐村委會艾小河村。盧敏攝
村庄之美
鄉村之美在於山水、田園和淳朴的文化氛圍。共和鎮黨委政府將美麗村庄建設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村人居環境,致力於全域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生態文明富裕、功能配套完善的美麗鄉村。
經過各方積極參與和共同努力,涌現出許多“有傳承、有產業、有文化”的美麗村庄,彰顯了“紅色、綠色、古色”等生態文化元素,有82個自然村被命名為“縣級美麗村庄”,23個自然村被評為“州級綠美村庄”。
共和鎮黨委政府致力於打造宜居的鄉村環境,在保護利用慶豐湖的前提下,有效地開發、保護和利用慶豐湖,為鄉村振興提供不竭動力。
共和鎮以現有慶豐湖為核心,整合各方資源優勢,以鄉村振興示范村、現代田園綜合體、文化創意產業園為抓手,推進特色鄉村民宿區、健康生活目的地、青年返鄉創業孵化地、文旅特產集散地、新老村民共生發展幸福地建設,探索新老村民相互融合再造的新路子,大力提高第三產業在鄉村振興事業中的比重。
在天山村委會,羅家村堅持示范引領,充分調動黨員群眾積極性,常態化組織開展“綠美庭院”創建評比活動,激發群眾參與綠美行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共同建設美麗宜居鄉村,用“小家美”促進“鄉村美”。
在綠美村庄建設中,加強宣傳營造氛圍,適時開展推進會議、培訓會議,動員全村群眾積極參與,共同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生態文明富裕、功能配套完善的美麗鄉村。
注重特色產業的發展,以資源稟賦為基礎,大力發展優勢明顯、帶動力強的特色富民產業,打造村內環境優美、特色產業鮮明、功能配套完善的美麗村庄。各村委會積極動員群眾以自家庭院為單位,建設小果園、小菜園、小花園,種植各種果樹,形成了長達數十米的果樹綠化帶。特色產業的發展為美麗村庄建設注入了源頭活水,推動村庄由一時美向持久美、一處美向全域美、外在美向內外兼美轉型升級。
牟定縣共和鎮散花村委會雙樹村村間小品景觀。盧敏攝
鄉村治理之美
共和鎮散花村委會雙樹村始終依托“干部規劃家鄉行動”,以“鄉情、鄉愁”為紐帶,突出鄉居聚落“坐擁村野之幽靜,毗鄰城市之繁華”的優勢,村黨支部組建了一支人熟、事熟、情況熟的美麗鄉村建設隊伍,確保盡銳出戰,積極動員鄉賢干部參與到家鄉建設當中,激發鄉賢干部“反哺”情懷,為家鄉建言獻策,出力捐物。
通過支部帶頭引領,有上百名鄉賢干部返鄉參與綠美村庄建設,為家鄉發展添翼助力,形成了“我的家鄉我來建”的良好氛圍,引領美麗村庄蝶變。
雙樹村繼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深入推進移風易俗。精心打造群眾喜聞樂見、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做到活動陣地便民化、活動形式多樣化、活動開展常態化,改善農村社會風氣。
該村成立了村級文藝隊1支47余人,左腳舞隊1支52多人,隊員們利用農閑時間排練,不計報酬,義務演出,把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故事搬上舞台,群眾真正當主角、唱主角,演出接地氣,宣傳黨的好政策,發揮文化在鄉村振興工作中的“扶志、扶智”作用,始終堅持做新思想的傳播者。
共和鎮在奮斗美好生活的道路上,攜手同心齊奮斗,眾志成城譜新篇,執筆為鄉村振興時代畫卷“添綠意”“繡華彩”,在欣欣向榮的農家敘事中延續著人民群眾勤勞致富、自強不息的精神,讓綠色資源成為發展優勢,生靈草木賦予鄉村“靈動之美”。每個鄉村故事既各美其美又美美與共,在傳統走向現代的鄉愁記憶中,探尋鄉村振興的靈魂之美、力量之源。(和興、盧敏)
來源:楚雄州煙草專賣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