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南華:藕"遇"大閘蟹 "鉗"住好"錢"景
2022年07月15日10:48 |

水上荷飄香,水下蟹橫行。夏日,在雲南省楚雄州南華縣沙橋鎮田心村委會鳳山湖水庫,碧綠的荷葉、細長的水草搖曳在波光粼粼的水面。微風吹過,大片的浮萍像剛睡醒的娃兒,慵懶地向岸邊簇擁而行,等待成群結隊的大閘蟹落湖而生。湖岸邊,大批的蟹苗在工作人員的精心投放下進入水庫。
工作人員准備投放三殼大閘蟹蟹苗。南華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一殼二殼保成活,三四五殼保產量。據悉,此次投放的大閘蟹均為三殼蟹苗,“我們投放了8萬隻大閘蟹、500隻甲魚和1噸魚苗,預計母蟹中秋節上市,公蟹國慶節上市,綜合產值預計在200萬元以上。除此之外,我們的荷花是觀賞荷,主要是為了吸引帶動周邊旅游產業發展,荷花周圍我們還投放了田螺,種植了伊樂草,在淨化水質的同時為大閘蟹提供食源,確保整個種養過程綠色生態、健康環保。”負責養殖的當地一家合作社負責人普志偉說。
為確保群眾及時享受到鄉村振興紅利,近年來,南華縣通過招商引資,建立了沙橋鎮特色綜合養殖基地等中大型生態農業產業基地,並配套“創業貸”“炊煙貸”“菌商貸”等惠農政策,以農業合作社形式確保企業群眾一起富。
南華縣沙橋鎮田心村委會鳳山湖水庫荷花盛開。南華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綠水青山是我們最大的資本,種養生態混合產業是我們南華縣釋放生態紅利的探索和實踐,預計這138畝荷花、8萬隻大閘蟹將帶活周邊10家以上田園農家樂,帶動就業150人以上,幫助田心村實現村集體直接增收6萬元。”南華縣政協副主席、縣工商聯主席翁雲龍說。
近年來,南華縣適時將傳統農業向生態農業產業轉型,通過“公司+農戶”“合作社+農戶”經營模式,讓群眾在鄉村振興中享受更多紅利。(周紅梅、楊霞)
來源:南華縣融媒體中心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