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晉寧盤活紅色資源 做強紅色革命教育品牌

為切實發揮典型帶動、輻射和示范作用,昆明市晉寧區夕陽彝族鄉黨委著力實施紅色革命遺址保護利用規劃行動,全方位打造木鲊紅色革命教育基地項目,建成集“培訓+觀摩+教育+體驗”為一體的綜合性黨性教育培訓基地,不斷放大紅色效應,做強紅色革命教育品牌。
重溫入黨誓詞。
深挖紅色資源,做強紅色品牌。夕陽木鲊村是一塊英雄的土地。在革命歲月洗禮中,夕陽木鲊村是革命烽火最早燃起的地方。在黨的領導下,木鲊村成為中國共產黨早期在晉寧、易門、峨山等地開展武裝斗爭、傳播革命思想的重要活動區域,成為昆陽縣第一個農村黨小組誕生地、成為昆陽縣最先建立人民政權、最先宣告解放的地方。為了集中展示和再現紅色崢嶸歲月,在重溫紅色記憶中不忘初心,在學史增信中牢記使命,在賡續精神血脈中不負先輩、不負后人,夕陽彝族鄉黨委高度重視,充分挖掘紅色資源優勢,精心打造木鲊紅色革命教育建設項目,在尊重和重現史實的基礎上,深挖木鲊紅色故事,培養一批志願講解員,用鮮活的故事帶領參觀者沉浸式體驗民族地區紅色文化。
激活紅色基因,做強特色品牌。2021年6月,晉寧區夕陽彝族鄉黨委、政府投資約120萬元打造完成木鲊紅色革命歷史文化廣場、革命歷史人物雕塑、革命歷史展覽室、黨史學習教育室、共產黨人精神譜系室、經濟社會發展室、非物質文化遺產室、民俗文化室、風土民情室、紅色書屋、農耕文化室、“感黨恩”文化牆、“紅色源流”教育點等項目,通過精心的布展、情景的再現、內涵的深挖、精神的傳承,建立起歷史與現實聯系的通道,讓參觀者感知革命艱辛,感知黨的偉大,感知黨的優良傳統。突出鄉土風韻,配套實施綠化美化提升改造、古樹保護工程,形成靚麗景觀帶、多彩風情帶,充分彰顯革命村庄、傳統村落的歷史文化魅力。
昆陽縣第一個農村黨小組誕生地舊址。
唱響紅色旋律,做強示范品牌。依托紅色革命教育主陣地作用,開發精品紅色故事黨課、紅色教育體驗課,打造教學研相結合紅色線路,先后接待區內外黨組織2000余人學習觀摩。依托“親身感受式+共同研討式”紅色體驗系列主題,開展“聽紅色故事、唱革命歌、吃革命飯、憶革命苦、感黨恩情”等活動,讓更多人走進紅色文化,銘記歷史、不忘初心,在紅色研學訪學中傳承紅色革命火種。依托村集體經濟發展,做強“紅色文化+教育”“紅色文化+農旅”“紅色文化+生態”等產業,提升發展人氣,帶動村集體經濟發展。(楊曉萍 文/圖)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