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墨江

“黨建+”為鄉村振興裝上“紅色引擎”

2021年08月13日11:56 | 來源:人民網-雲南頻道
小字號

如何將基層黨組織的優勢轉化為推動鄉村產業發展的強大動力?如何實現基層黨建與鄉村振興同頻共振?普洱市墨江縣文武鎮以發展農村特色產業為突破口,積極探索“黨組織+”模式,扶持農戶發展壯大產業,走出了一條符合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

近日,通過直播賣貨,文武鎮大溝村黨總支委員周建腦和民政協理員邵粉仙為即將上市的晚熟芒果預熱。兩人既是大溝村的村干部又是大溝村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成員,平日裡,忙完村裡事務或農閑時,就擠出休息時間扎在電子商務站點,免費為群眾直播賣貨,推介家鄉的特色農產品。邵粉仙說,自一月份參加電子商務培訓后,我們合作社就開始組織開展直播賣貨,幫農戶賣蜂蜜、茶葉、紫米等,到目前為止,已經銷售了2萬多元,為農戶帶來了利潤。

近年來,文武鎮大溝村黨總以“黨支部+合作社+農戶+基地+電子商務”的發展模式和公司化管理合作社的管理經營體制,成立了全村廣大農民參與的以產、銷、供、建為一體的綜合型農民合作社,帶領群眾大力發展茶葉、晚熟芒果、橡膠、核桃等產業,引領全村產業從小、散、弱向規模化、產業化轉變,走出一條群眾增收致富的產業路子。

據悉,大溝村於2014年從景東引進晚熟芒果開始試驗種植,2017年正式推廣種植,先后種植了2000畝,涉及10個村民小組200戶農戶,並將大溝村的晚熟芒果注冊商標為“芒意”。今年,正式進入挂果期,預計投產1000畝,產量50余噸,產值40余萬元。

文武鎮大溝村黨總支書記刁亞東說:“以前,村裡產業都是小、散、弱,收獲季節,老百姓沒掙幾個錢,經過黨總支商議以后,成立了合作社,第一主要是幫群眾組織規模化產業發展,第二就是向老百姓批發提供農用物資,第三是統一組織相關的銷售,避免不必要的中間差價損失。”

據介紹,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接續鄉村振興工作中,文武鎮以突出黨組織的引領,通過“黨建+”模式引領鄉村振興發展,讓群眾的土特產、農副產品走上一個更大的平台、更好的市場,解決了過來隻有種在地裡賣不出去的問題。接下來,文武鎮還將進一步強化黨支部的引領作用,加大對外出務工的引領,把產業引進來,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務工。(李昔峻、李東、林玲、薛雨泉 墨江縣融媒體中心供稿 )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