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中行推進“挂包幫”扶貧點高質量脫貧

2020年09月15日19:41  來源:人民網-雲南頻道
 

近來,中國銀行雲南省分行(簡稱雲南中行)突出黨建引領,以“合力拉動、文化推動、產業驅動”三大舉措,穩步推進“挂包幫”扶貧點如期高質量脫貧出列。

雲南地處祖國西南邊陲,山高水長,比鄰三國,民族眾多,屬國家“三區三州”深度連片貧困地區,僅國家挂牌督戰的貧困縣就佔五分之一,扶貧任務既復雜又艱巨。雲南中行挂鉤的35個扶貧點多處在自然條件惡劣、偏遠落后且交通閉塞的山區,如何增強貧困山區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成了擺在雲南中行面前的一道難題。

合力拉動 貧困山區展新顏

位於雲貴川三省交界的昭通,是山高水冷、災害頻發的民族聚居區,更是“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的集中連片特困地區,11個縣區有10個為貧困縣。中國銀行昭通市分行多措並舉,合力拉動,使貧困山區展新顏。

一方面積極注入“金融活水”,發放內部銀團貸款15.14億元,支持牛欄江堰塞湖工程建設,消除魯甸大地震后次生災害隱患﹔發行全省首單10億元金融短期扶貧債券,支持威信煤電一體化建設,惠及群眾37.44萬人,帶動3.85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脫貧。

另一方面出資打開“山門”,籌措資金50余萬元,為扶貧點建設橋隧和硬化道路,解決了居住在高寒山區和深澗峽谷中貧困戶的出行難題。同時,雲南中行不僅堅持派出骨干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隊員,還由28名黨員帶頭與285戶1446名建檔立卡貧困戶“認窮親”,利用節假日入戶幫扶。

文化推動 激發脫貧內動力

雲南中行轄屬西雙版納分行對口幫扶的苗新寨村民小組距離老撾僅有90公裡,是一個瑤族、傣族、壯族混居村寨。開展定點扶貧前,全村人都住在簡易石棉瓦房和傳統竹籬笆房裡,沒有一條水泥路和一盞路燈,不少村民還保留著刀耕火種、狩獵果腹的風俗習慣。

雲南中行堅持以文化人、移風易俗、智志雙扶,用真情激發脫貧地區內生動力。

圍繞破陋習、樹新風,工作隊從思想上尊重少數民族風俗,從感情上貼近少數民族群眾,牽頭修訂《村規民約》,編寫《道德歌》,從最簡單的疊被子開始教,定期開展“好媳婦、好鄰居、文明衛生戶”評選,一點一滴弘揚健康生活文明風尚。三年下來,寨子裡不僅有了“農家夜校”,甚至還開辦了“漢語角”“英語角”,壯族貧困戶王賢青家的兩個女兒在中行的資助下都如願上了大學,曾經彼此語言不通的村民和扶貧隊員變得親密無間。

產業驅動 “葉子”變“票子”

臨滄市臨翔區邦東鄉璋珍村是中國銀行雲南省分行的挂鉤扶貧點,居住有拉祜族、佤族、布朗族等直過民族。該村雖屬“昔歸”“冰島”等著名普洱茶產區,但因交通不便、村民缺少資金,茶葉生產和銷售始終處於“散亂小”狀態,村民們守著“金山”卻難以致富。

為了改善這一狀況,雲南中行三管齊下,幫助璋珍村變“葉子”為“票子”。

一方面,雲南中行捐贈70萬元專項扶貧資金建設茶廠,並引進茶葉生產經營企業,建立“企業+合作社+農戶”運作模式,實現普洱茶集約化生產和銷售。同時向村委會捐贈10萬元建立璋珍村產業發展基金,支持村民循環借貸擴大生產。

與此同時,由駐村工作隊牽頭成立茶葉管護協會,組織開展古茶樹普查,為璋珍村8950多棵百年以上古茶樹建立“電子身份証”,以“互聯網+公益”模式,通過單株銷售、按需定制、微電影和網銷平台等方式擴大產品知名度,打造璋珍古樹茶品牌,幫助村裡精准管護開發好古茶樹資源。

另外,在中國銀行總行“公益中國”平台支持下,璋珍古樹茶通過線上線下銷售渠道走出深山、遠銷全國各地。

實干擔當履使命,扶貧路上踐初心。雲南中行將進一步結合工作實際,繼續積極探索行之有效的金融扶貧新途徑,為“脫貧路上一個都不能少”的庄嚴承諾貢獻雲南中行應有的力量。(李文龍)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推薦閱讀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要聞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