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云南频道>>国内

消防救援队伍先进典型代表记者见面会举行

“人民群众的认可,是消防员最引以为豪的勋章”

本报记者 亓玉昆
2025年11月23日08:42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11月20日,国家消防救援局举行消防救援队伍先进典型代表记者见面会,5名不同岗位代表讲述忠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训词精神的感人故事。

  危急时刻,冲锋在前

  中国救援队建立于2018年8月,是以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为主要组成部分、联合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和应急总医院成立的一支国际救援队。

  自1992年加入消防队伍,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副总队长、中国救援队队长李广耐基本都在灭火救援一线,参与指挥过3000余起灾害事故救援行动。

  今年3月,缅甸发生7.9级强烈地震,李广耐带领中国救援队立即赴缅甸执行跨国救援任务。

  队员们克服余震危险、高温炙烤、蚊虫叮咬等重重困难,救出包括1名孕妇在内的5名幸存者,诊治伤员2000余人次,展现了国际人道主义精神。“我们带去的不仅是专业的救援,更是负责任大国的担当,也正是因为国家的强盛与伟大,我们有能力创造跨越国界的生命奇迹!”李广耐说。

  “全国先进工作者”宾守朋,来自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消防救援支队卡热浦东路特勤站,是一名在雪域高原工作的90后消防员。参加工作14年来,他先后参与处置定日县6.8级地震等各类灾害事故1000余起。

  2020年5月,日喀则市亚东县连日暴雨引发山洪,10名修路工人被困:一侧是几十米高的崖壁,另一侧是上涨的河水,前后方的公路都被洪水冲毁或淹没。

  在复杂的环境中,直升机无法悬停,冲锋舟无法挺进。尝试了多种救援方案均未成功后,宾守朋冒险跨河横渡救援,最终成功救出被困者。

  “不惧危险是消防救援人员必备的品格,战胜危险是我们这个职业价值所在。”宾守朋说。

  日复一日,守护平安

  作为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的一名政府专职消防员,陈国鹏面对的不仅有熊熊烈火,还有危化品泄漏、山岳搜救以及各类突发状况带来的重重考验。

  加入消防救援队伍10年来,陈国鹏先后参与灭火救援行动2400余次,营救疏散群众300余人。同时,他还承担专职消防队业务培训任务,助力更多基层工作人员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此前,一名群众在山上采药时走失。漆黑的夜晚,陈国鹏带领4名队员顺着陡峭且遍布碎石、树枝、藤蔓等障碍的山体展开搜寻。整个山体只有300多米高,队员们的救援却用了6个多小时。

  只有练就过硬的素质,才能在关键时刻啃下硬骨头、战胜困难、取得胜利。

  参加工作以来,甘肃省森林消防总队训练大队大队长党军向训练要战斗力,向科技要战斗力,自主研发地图编号查询辅助决策系统等多个应用软件,革新救援装备10余件,用先进科技提高队伍作战能力,现在已拥有国家软件著作权4项、发明专利2项。

  党军表示,将一如既往保持持续奋斗的干劲和开拓创新的钻劲,助力消防救援能力提升。

  未雨绸缪,防患未然

  近年来,针对电动自行车、保温材料等重点领域,国家消防救援局部署开展全链条整治,系统防范风险。通过持续开展现场教学、行业培训和警示教育,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消防安全“明白人”,增强公众的消防安全意识。

  “与灭火救援相比,防火工作更多的是防患未然、未雨绸缪。”参加工作27年来,国家消防救援局消防监督司监督指导处一级指挥长胡安雄一直奋斗在防火战线。

  一线的消防监督员常年穿梭在城乡社区、大街小巷,开展监督执法、宣传培训、便民服务,用细心、耐心、责任心,为社会筑起安全防线,是平安社会的重要守护力量。

  胡安雄表示,最可靠的安全就是前移防范关口,推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提升全民消防安全素质和自防自救能力上,让每个人都成为自身安全的第一责任人。

  “只有人人都成为参与者、守护者,从自身做起、从平时做起,我们身边的消防安全才更有保障、更可持续。”胡安雄提醒,大家多了解一些火灾风险,多掌握一些消防安全知识,多参加一些消防的实操实训,一旦遇到火灾,自己在避险的同时还能帮助别人。

  “人民群众的认可,是消防员最引以为豪的勋章。”5名消防救援队伍先进典型代表表示,将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在各自的岗位上奋勇争先、实干担当,在新征程上展现新气象、实现新作为。

  《 人民日报 》( 2025年11月23日 04 版)

(责编:徐前、祝鸿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