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云南频道>>国内

消费场变创新场 进博用“新”惠全球

2025年11月07日08:43 | 来源:中国青年报
小字号

原标题:进博用“新”惠全球

  举办8年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越办越“新”:在技术装备展区,抵御高温、紫外线等环境影响的新材料涂装为飞行器穿上“安全外衣”,一款用于检测新能源汽车电池内部质量的扫描电镜设备在中国首发,碰撞预判型工业机器人重新定义人机协作……

连续8年参展的蔡司医疗眼科设备全国应用经理张洪震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今年在进博会首发首展的一款数字导航手术显微镜,“自己也是头一回见”。

11月6日,第八届进博会开幕第二天,来自全球的客商迎接采购商与专业观众。“新”是不少企业参展的底气,也是看好中国市场的原因。用蔡司医疗外科事业部负责人李磊的话来说,一个外企把工厂流水线搬到中国不足为奇,但是把创新研发中心搬到中国,这意味着中国本土创新活力的不断提升,中国市场的潜力持续释放。

今年,蔡司中德研发团队协同创新的重要成果——蔡司首款国产高端手术显微镜PENTERO 800 S再度亮相,此前6月,该设备获批上市。“该产品历时3年研发,中国团队的贡献比在70%-80%,目前已在苏州完成本土化生产。”李磊介绍,该产品凭借卓越光学性能,能在神经外科脑血管吻合、整形外科淋巴静脉吻合术、手足外科精细修复等超显微手术中,为术者提供精准视野支持。

同样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的还有日本“百年老店”兄弟集团。“这是我们唯一一个海外研发中心。”兄弟(中国)商业有限公司企业事务总监李霦告诉记者,因为微信在中国的普及,该产品团队开通微信打印功能。今年云充系列打印机迭代新产品,该系列也是借助进博平台率先在中国市场应用,收到不错反馈后,新模式反哺日本市场。

对于进博会的收获,李霦如数家珍。“是参与进博会让我们找到有关机构与部门主管,明确了打印耗材中一款稳定剂的标准,大大降低了进口成本。”她说,也是因为参展进博会,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兄弟集团不仅做缝纫机、打印机,还提供赋能制造业的数控机床、推动工业自动化的减速机等创新产品服务方案。

率先在中国亮相、被验证,再推往世界,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在进博会这个“买全球、卖全球”的开放型平台获得关注、订单,并加速进入创新“试验场”。

全球生物医药公司葛兰素史克(GSK)在中国布局成人疫苗领域多年,将两款重磅疫苗产品引入中国,超过80%的GSK中国研发项目已并入全球同步开发。GSK还设定战略目标,到2031年为4亿中国人民带来积极的健康影响。

达能中国、北亚及大洋洲总裁谢伟博也表示,计划于不久的将来“在中国筹建一个研发中心,不仅服务中国,还将以中国为创新引擎,赋能全球市场”。

“透过进博会这一窗口,我们可以看到用户需求和技术应用前景,与此同时,不同行业领域的人也通过这个窗口看到我们有什么样的新产品、新技术与新服务。”新加坡企业立邦产品负责人卢俊彪告诉记者,去年,该企业在进博会上首发首款能够实现“车路协同”的路面涂料,今年则全球首发针对低空经济的低空飞行全域涂装解决方案。“在很大程度上,进博会有助于促进国内外技术的交流。”卢俊彪说。

从超大规模消费市场到创新研发热土,来华深耕的跨国企业通过进博会共享中国机遇。

在本届进博会暨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开幕式上,国务院总理李强表示,进博会是世界经济通向中国经济的入海口,也是中国联结世界的重要桥梁。

“这种与世界共享机遇的坚定信念与开放决心,为全球企业注入信心。”连续8年参展,欧莱雅集团首席执行官叶鸿慕认为,全球没有其他盛会像进博会一样“让我们如此投入其中、全力以赴”,“与中国携手同行28载,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坚定: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一个充满增长、创新与美的未来”。

“进博会充分彰显了中国经济的热度、开放与活力。”毕马威中国华东及华西区首席合伙人杨洁注意到,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为中国经济发展投出“信任票”。(朱彩云)

(责编:木胜玉、朱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