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云南频道>>法治

曲靖市麒麟区构建三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

基层社会治理的“暖心站”与“平安盾”

人民网记者 刘怡
2025年11月04日14:36 | 来源:人民网-云南频道
小字号

在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征程中,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建成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以下简称“区综治中心”)已于5月12日正式投入运行。这一平台以“阵地标准化、资源多元化、机制长效化”为支撑,构建起“区—镇—村”三级联动的工作体系,成为群众身边“能办事、快解纷、防风险”的暖心平台,也成为麒麟区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实践。

麒麟区将三级综治中心建设作为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重要抓手,区综治中心在原有矛盾调解中心基础上进行优化升级,建成面积达1200平方米的实体化阵地,科学划分引导受理区、多元化解区、研判调度区、公共法律服务区等“四区多室”,实现群众各类诉求“一站式接收、全口径受理”。

镇(街道)综治中心充分整合党群服务中心、司法所等现有资源,设立群众接待、矛盾调处、指挥调度等功能区域;村(社区)综治中心则依托党群服务中心,融入警务服务等功能,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全区已构建起“1个区中心+14个镇街中心+134个村社中心”的综治网络,实现全域覆盖、无缝衔接。

为有效整合各类治理资源,麒麟区综治中心创新实施“1+11+N”人员进驻模式,即由区委政法委牵头,11个部门派员常驻,群团组织、工信、教体、能源等部门根据工作需要动态随驻,实现群众“只跑一地、办成多事”。

在专业调解方面,麒麟区综治中心设有综合调处室和5个专业调解室,引入群众认可度高的个人调解品牌,整合全区11个专业性、行业性调解委员会,组建起覆盖多领域的“调解专家人才库”。同时,依托区心理咨询师协会,引入专业心理咨询师驻点服务,为有需要的群众提供心理疏导,实现“事心双解”。

为强化源头治理,该中心还充分发挥4127个网格、15681名网格员、14268个联防联户单元和14354名“吹哨人”的作用,构建起“专群结合、多元共治”的基层防护网,推动风险防范触角向下延伸、向前发力。

麒麟区以机制建设为抓手,建立健全“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服务”三大工作机制,确保群众诉求“接得住、分得准、办得实”。

“一站式”受理机制明确“受理—研判—分流—处置—督办—反馈”全链条流程,推行“首接负责制”,杜绝推诿扯皮;“一揽子”调处机制通过联合调处、跟踪督办、职责清单等15项具体制度,厘清部门责任,确保每一起纠纷有人接、有人管、有人解;“全链条”服务机制则聚焦群众需求,整合政策咨询、法律援助等服务功能,提升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

依托“云综治”信息系统,区综治中心打造了横向联通77个区直部门、纵向贯通区、镇、村三级的“智慧指挥中枢”,具备指挥调度、登记受理、分析研判、分流交办、风险预警、督查督办等多重功能。

系统自运行以来,已通过线上平台指挥调度、分流交办矛盾纠纷3357件,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治理精准化。

截至10月27日,麒麟区综治中心累计接待来访群众250批488人次,牵头联合调处纠纷11批19人次,分流至镇(街道)188批346人次,转办其他区直部门51批123人次。共登记受理各类矛盾纠纷3357件,全部完成分类流转;目前已成功化解3342件,其中通过调解结案3330件,通过诉讼解决11件,通过法律监督解决1件,化解率达到99.5%,有效防止了矛盾上行、风险外溢。

这一创新治理模式也吸引了多方关注,区综治中心先后接待6批次、181人次的调研指导和参观学习,其运行成效和创新实践得到了广泛认可。麒麟区综治中心通过阵地、资源、机制、科技的深度融合,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暖心站”和“平安盾”。

(责编:徐前、朱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