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云南频道>>法治

法治“活水”润云岭 护航“云花”别样红

2025年10月31日08:53 | 来源:人民网-云南频道
小字号

国内每10枝鲜切花,7枝源自云南。云南地处低纬高原,立体气候显著,四季鲜花开不败。截至2024年底,全省花卉种植面积稳定在195万亩左右,鲜切花产量达206亿枝,交易额逾百亿元。

从丽江现代花卉产业园,到滇中腹地优势产区,再到“亚洲花都”昆明呈贡,云南“美丽经济”的蓬勃发展,离不开法治力量的全程守护。

图为斗南花卉市场一角。杨帆-摄

图为斗南花卉市场一角。杨帆摄

“及时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作为云南省5个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创新示范园之一,丽江花卉产业于2020年起步,拥有独特发展优势:这里全年日照超过2500小时,充沛的紫外线让花朵颜色更加鲜艳,显著的昼夜温差则使花苞更大、枝干更粗壮。尽管生长周期稍长,但正因如此,丽江鲜切花凋谢更慢、瓶插期更长。

丽江现代花卉产业园产业规划负责人张丽辉表示,在园区的发展过程中,丽江市古城区人民法院送来了“及时雨”,精准对接企业需求,让司法服务深入园区。古城区法院法官杨艳柳介绍,针对花卉产业高频纠纷,法院为产业园定制《“花开四季法伴同行”企业法律风险提示手册》,覆盖产业链全流程法律风险点。

截至目前,丽江现代花卉产业园已产出鲜切花近1.2亿枝,远销国内一线城市及日本、俄罗斯、越南等国,成功打造“丽江dē花”高端品牌。当前,古城区花卉种植面积6400亩,年产鲜切花4000余万枝,年产值2.91亿元。同时,周边村落规划食用玫瑰加工、鲜花主题民宿等业态,延伸产业链助力乡村振兴。

在滇中腹地花卉产区,楚雄彝族自治州姚安县人民法院为精准服务花企,依托光禄人民法庭设立“鲜花法庭”与法官联系点,推行“法官‘一对一’结对联系花卉企业”机制,成立“花卉企业司法服务专班”,负责法律咨询、纠纷调解等工作,确保重点花企有联络员,实现快速响应。

“法院设立联系法官公示牌与服务工作站,开展‘订单式’普法。针对当地花企、菜企及从业人员法律意识薄弱等问题,姚安法院19名法官每季度定期到挂点企业,提出法律风险防控建议,目前已就花企规范经营等方面提出13条意见。

玉溪市通海县人民法院则推出司法服务“组合拳”,聚焦矛盾预防与前端化解,规范买卖合同模板、提示交易风险、定期召开花卉产业联席会、指导花卉协会调解纠纷、开展针对性普法。通海法院立案庭庭长陆加才介绍,该法院进一步优化案件分流机制:涉盆景和食用花卉类案件由里山乡巡回审判点负责,河西片区涉花卉案件由河西人民法庭办理,花卉采收的关键时节,法官还主动配合花农时间安排,提供灵活司法服务。在法治护航下,通海花卉产业向标准化、品牌化、国际化迈进。

图为丽江市古城区人民法院法官向高原花卉产业园区工作人员讲解《花开四季-法伴同行》企业法律风险提示手册。摄影:杨琨

图为丽江市古城区人民法院法官向高原花卉产业园区工作人员讲解企业法律风险提示手册。杨琨摄

“定心丸”凝聚产业核心竞争力

花卉种质资源是产业“芯片”。古城区法院在丽江现代花卉产业园设立“知识产权司法服务点”,定期开展普法,并协助企业制定品种权维权预案。

如今,该产业园不仅拥有彩色马蹄莲和“西露丝”玫瑰的独家代理权,还培育着多个高原玫瑰新品种。张丽辉表示,法院提供的维权预案如同一颗“定心丸”,让企业开展自主育种的信心更加坚定。据悉,年内丽江现代花卉产业园将推出11个自有知识产权花卉品种,为实现从“引进品种”到“自主创种”的跨越夯实基础。

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是受理涉花卉知识产权案件最集中的法院。针对近年增多的涉花卉植物新品种权纠纷,法院完善“四位一体”技术事实查明机制,制定《技术调查官参与知识产权案件诉讼活动实施细则》,提升司法救济及时性与便利性。

2024年以来,昆明中院审结此类纠纷19件,调撤率达57.89%。高效解纷机制有效净化了市场环境。这不仅增强了权利人的维权信心,也推动花企加大知识产权投入,同时提升消费者的品牌认知。

图为忙碌的昆明花卉拍卖中心。杨帆-摄

图为忙碌的昆明花卉拍卖中心。杨帆摄

“百宝箱”多维保障高效解纷

2024年,斗南花卉交易量141.76亿枝、交易额115.74亿元,连续25年居全国首位;昆明国际花拍中心日均交易量706万枝,平均每单成交仅4秒。历经40年发展,昆明呈贡斗南街道从无名小村庄蜕变为“亚洲花都”,成为中国乃至亚洲花卉市场风向标。

庞大交易量伴随纠纷频发,2024年昆明市呈贡区法院受理涉花卉案件416件,2025年至今已受理386件。设在斗南花卉市场核心区的“花花世界”调解室,因高效解纷成为花商、花农信赖的“百宝箱”。呈贡区法院马金铺人民法庭庭长张家培介绍,调解室地处纠纷聚集地,便于第一时间介入,实现“早发现、早调解”。

调解室有数十名“云花”特约调解员,包括街道工作人员、行业协会人员及专业律师团队。2022年,伟秀法律服务所进驻斗南花市并与调解室深度合作,负责人刘国秀带领团队常驻。此前,本地花商张先生为泰国客户代购8万元鲜切花,客户以“花卉损坏、数量短缺”拒付6万多尾款。刘国秀发现客户因汇率波动资金紧张,张先生怕失去客源,遂从合作初心、跨境诉讼成本、质量认定标准等入手调解,经三轮沟通,双方就尾款支付与后续合作达成一致。

这得益于呈贡法院构建的多元调解网络,目前已引入15家特邀调解组织、86人专业团队,形成“分层解纷、各司其职”格局。如今,“花花世界”调解室、巡回审判点已拓展出斗南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云花”联调室、呈贡区总工会“云花”劳动争议多元化解工作站等解纷“朋友圈”,“市场自治+行业调解+司法保障”共治模式让“百宝箱”功能持续升级。

图为昆明市呈贡区人民法院“花花世界”调解室开庭审理一起涉花卉劳务纠纷。刘俊钦-摄

图为昆明市呈贡区人民法院“花花世界”调解室开庭审理一起涉花卉劳务纠纷。刘俊钦摄

护航“美丽经济”结出“幸福果实”

花商汪先生曾遇货款拖欠,虽胜诉却担忧执行难,这也是不少花企的顾虑——赢了官司丢了客户。

呈贡法院推出的“执前和解”机制有效破解此难题。呈贡法院执行局副局长杨凯解释,“执前和解”指当事人申请强制执行后,在正式执行前通过和解促成双方达成一致,避免启动强制执行程序,为当事人提供灵活履行方式。

汪先生称,执行法官组织集中“执前和解”,查封对方厂房设备却允许继续使用,双方通过分批发货、分期付款逐步履行,成功收回货款。该机制打破传统“胜诉—执行”思维,在司法程序末端保留协商空间,兼顾判决权威与市场主体实际困难。

在丽江,“新引擎”体现为园区企业随处可见的“和合丽法”小程序。今年5月,丽江两级法院推出这款融入当地“和和美美、合合睦睦”文化理念的线上多元纠纷解决平台,以微信小程序为载体,整合法律咨询、矛盾调解等七大核心功能,构建“一站式、全流程、指尖化”服务体系。

古城区法院院长唐芹英介绍,该平台破解传统解纷效率低、成本高、跨区域协调难等问题,群众扫码即可享受司法服务,降低维权成本。平台上线至今,古城区法院通过平台处理486件案件,绝大多数调解结案。

如今,各地花卉产业园区在法治护航下,不仅鲜花绚烂,更结出“幸福果实”:农户实现“家门口”就业,享有土地流转租金与年底分红,周边乡村旅游资源也得到整合。云南法院的司法护航,如涓涓细流浇灌“美丽经济”,让高原花卉在法治阳光下绽放更绚丽光彩。(曾智慧、杨帆)

(责编:徐前、朱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