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城织锦绣,花事常新产业常兴

生活在“春城”昆明是怎样的体验?明代才子杨慎在《滇海曲》中早已写下生动的注脚:“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四季如春的气候、常年不败的鲜花,正是这座城市最诗意的写照。
昆明,既是春城,亦是花城。
当全国大部分地区尚在寒冬之时,昆明的冬樱花已悄然攀上枝头;春节前后,昆明的各大公园内的梅花、山茶花、郁金香竞相绽放;待到阳春三月,圆通山落樱如雪,郊野公园内的梨花花海翻涌;及至初夏,蓝花楹、三角梅、荷花……轮番将昆明的街头巷尾装点得姹紫嫣红。
月月有花开,季季有新景,昆明,这座把城市“嵌在”花田里的都市,用一场永不落幕的绚烂“花事”,在云贵高原上织出一幅瑰丽的立体生态画卷。
昆明捞鱼河湿地公园内盛开的郁金香(资料图)。人民网记者 刘怡摄
“点”上生辉 “口袋公园”雕琢方寸之美
“千岁梅花千尺潭,春风先到彩云南”。
昆明,地处低纬度、高海拔地区,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让其成为全球最适宜花卉生长的地区之一。花开四季,昆明有着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
然而,昆明的美不仅仅只靠“天时”。
国庆假期,昆明翠湖公园门口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几组精心布置的国庆主题花境前,不时有游客驻足拍照,定格下美好瞬间。沿公园道路两侧望去,近5万盆时令花卉竞相开放,为节日增添了一抹抹亮色。
昆明的鲜花小景不仅出现在大型公园里,还藏在一处处小巧精致的“口袋公园”中。漫步在昆明的街头巷尾,不经意间就能邂逅这样的鲜花微景观,在树荫绿叶的映衬下,美不胜收。
通过改造闲置绿地、增加座椅等方式,在昆明北京路沿线,市民曾无法进入的绿地,变身视线通透、空间共享的休闲公园。人民网记者 刘怡摄
不仅有鲜花,昆明的“口袋公园”更是各具特色,别有洞天。将人文底蕴与自然景观融合的文星公园,集游戏、阅读、休闲于一体的社牛牧场儿童宠物公园……这几年,昆明因地制宜,围绕特色主题,通过垂直绿化、花卉小品、休憩座椅等元素,将文化元素、亲子活动、文艺氛围等有机融合,探索“公园+”建设运营模式,让“口袋公园”成为服务市民、游客共享的多元“微空间”。
如今,昆明街头一座座“小而美”的“口袋公园”,让市民、游客在街头巷尾,转角即能遇见美。
“线”上成链 绿道网络串起“春城花径”
如果从空间维度看昆明,便能发现一场关于鲜花的奇妙串联正在悄然上演——昆明的鲜花,从原本散落于城市各处的点,被一条条绚烂的“春城花径”巧妙串联。
郁金香、虞美人、玫瑰、月季、雏菊、兰花……这几年,昆明因城市绿化带里种满鲜花多次火上热搜,许多游客惊喜发现,这些原本装点于家中的鲜花,却在昆明绿化带里肆意绽放。
昆明的惊喜远不止于绿化带,一条条纵横的城市景观大道同样洋溢着浪漫的气息。
春日里,垂丝海棠在盘江西路大道上摇曳生姿;夏日中,教场中路上的蓝花楹如紫色云霞般盛放;冬日时,龙泉路上的樱花在暖阳下烂漫绽放……这些各具特色的城市景观大道,凭借其独特的道路植被景观,成为了众多市民与游客竞相前往的热门打卡地。
昆明市五华区教场路浪漫绽放的蓝花楹。杨武摄
每逢花期,昆明以花为媒,沿着城市景观大道设置驿站、花事打卡点,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鲜花主题文旅活动,让人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到更加多元的赏花新体验。
如今的昆明,鲜花已不再是点缀,而是城市的一部分。这几年,昆明以点串线,在构建城市绿网的同时,大力推进道路“增色添彩”工作,因地制宜增补了几十条城市道路的开花乔木,打造出随季节变化的道路景观,并通过科学换花,实现沿路有景、节点出彩、点线结合的花卉景观效果,用一街一景,装点出昆明的春夏秋冬。
“面”上织锦 鲜花经济绘就“四季花城”
每个城市总有一些角落藏着别样的浪漫,昆明金桂街地铁站,便是这样一处令人心动的存在。在这里,几乎每位乘客都手捧一束鲜花,而地铁站的出口,便是亚洲最大的鲜切花交易市场——斗南花卉市场。
走进斗南花卉市场,浓郁的花香扑鼻而来。玫瑰娇艳欲滴、非洲菊热情奔放、康乃馨温柔典雅,这里的花卉品种繁多,让人目不暇接,仿佛置身于花的王国。
2024年,斗南的花卉交易量达141.76亿枝,交易额115.74亿元,交易量、交易额连续25年蝉联全国第一,花卉进出口贸易总额创历年新高。
昆明斗南花市。人民网记者 刘怡摄
斗南花市的魅力远不止鲜切花交易。这几年,花市不断延伸鲜花产业链,采用“鲜花+文旅”模式,通过举办鲜花夜市、鲜花音乐节等形式,将鲜花、美食、游玩等多元素巧妙融合,为游客带来赏花新体验,逐渐成长为一个集“花卉+农业+文化+旅游”的国际花卉产业园区。
从斗南再向东南方延伸,来到昆明市晋宁区的智能温室无土栽培鲜切花基地。在这里,大屏上显示着实时的温度、湿度、光照,只需指尖轻点APP,即可精准控制水肥,在科技的助力下,鲜花肆意生长。
作为全国鲜切花重要产区,这几年,昆明以科技创新为支撑,构建花卉种业研发体系,树品牌建平台,全力打造花卉产业全链条,促进花卉产业不断提质增效。
昆明,这座“亚洲花都”,正用鲜花将种植、销售、文化、旅游每一环紧密相连,织就一幅“山水相连、城林交融”的生态锦缎,更谱写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华章。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