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三十余载 用爱守护“折翼天使”逆风飞翔

“我无法让肢残学生自由奔跑,也不能让听障孩子听到音乐,或让视障学生重见光明。但我始终相信——知识与信念,能为他们编织一双飞向未来的翅膀。”这是云南特殊教育职业学院副校长石红坚守了三十余年的教育信念,也是她朴素而坚定的心声。
出生仅10个月,一场大病让石红的左腿落下残疾,从此拐杖成为她行走的支撑。因此,她更加珍惜每一个机会,刻苦学习,坚强生活。从文学学士到教育硕士,她一步步为自己铺就前行的基石。
1993年,石红大学毕业进入云南省华夏中等专业学校(现为云南特殊教育职业学院)工作。光阴荏苒,她与学校共同成长,在特殊教育这个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坚守,用手语搭建桥梁,用关爱传递希望。
石红在工作中。人民网 尹馨摄
手语撑起“不一样”的世界
30多年前,当石红第一次走进教室,看到听障学生相互用手语熟练交流时,她倍感茫然、焦虑。学校对新教师进行的10天手语培训远远不够,她只能将要说的话全都写在黑板上。
“手语不仅是语言,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石红深知,若不能掌握手语的逻辑和所要表达的情绪,便无法真正走进听障学生的世界。于是,备课时除了准备教学内容外,她还要花更多的时间苦练手语。
为教好听障学生,石红以校为家,以便随时能和学生交流。下课后,她在食堂里与听障学生一起就餐;学生们在操场上打篮球,她就在一边陪伴。遇到看不懂的手语,她就写下来,虚心向学生请教。两年时间,石红从零起步到流畅沟通,成为了学生愿意交心的知心姐姐。
“手语也有‘方言’,语序和汉语有差异,在教学中要引导听障学生打破手语思维,转变成汉语思维和语序。”石红常说,教育要精细、要个性化,只有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才能真正做到有效沟通。
石红结合残疾学生的特点,探索教学规律,钻研教学艺术,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语文课上,她组织学生们开展形象生动的讨论交流、情境教学,尽可能地给学生呈现一种轻松、愉快的课堂状态,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教学之余,石红也不断积累经验,在特教领域中探索、总结,不断增强自己的业务技能,在此基础上撰写的论文曾在国家级及省级的论文评选中获奖。面对特殊教育中专缺乏具有针对性教材的问题,她积极参与编写了特殊教育中专学校德育教材、听障学生的语文教材和沟通交流练习册。
2017年,在石红的指导下,听障学生站上了云南省中职学校演讲比赛的舞台,与健全学生同场竞技。他们不仅出色地展示了自己,更一举夺得一等奖,作品也被选中代表云南省参加全国大赛。
“虽然听不到优美的音乐,世界在我们眼里是安静、沉默的,但我们依然渴望一起走过天空下同样的季节。我的手语是空灵的舞蹈,是白描的画,是想象的诗,我用它来描绘世界、解释世界、理解世界。”当听障学生温明媱站在全国演讲比赛的舞台上,用手语表达出心声时,全场观众为之感动。
用心营造爱的课堂
“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在石红的眼里,这些“不一样”的孩子或许承受着命运的波折,但有了关爱的阳光,他们一样能在自己的世界里,绽放出独特的光彩。
对待学生,无论是优点还是不足,石红始终怀着一份深刻的共情与职业认同。除了传授知识,她更希望成为陪伴他们心灵成长的一股力量。
当学生因家庭或自身原因对生活感到绝望时,石红总是与他们促膝长谈,耐心开导,用几个小时甚至几天的时间带他们走出阴霾;有学生凌晨生病,她及时送医,充当医生与学生之间的手语翻译,帮助医生准确找到病因;当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面临是否继续学业的抉择时,她则全力帮忙想办法,有时还自掏腰包,给困难学生送一些生活必需品。
家长们遇到亲子沟通的困惑,第一个想到的是她;毕业多年的听障学生陷入法律纠纷,需要手语翻译,依然回来找她。而石红,始终伸出援手,用专业与温暖,一次次为他们化解难题。
令石红最难忘的,是被学生接纳后的第一个教师节。那天她一走进教室,学生们就送上一束鲜花,黑板上写了几个大字——“石老师您辛苦了,教师节快乐”。那一刻,她站在讲台前,眼睛湿润了,感到所有的付出和委屈,都在孩子们真诚的表达中,化作值得。
与年轻老师共同成长
2017年,云南省华夏中等专业学校升格为高职院校,特殊教育专业却因师资、课程空缺,直到第二年才正式启动招生。没有专任教师,没有成熟的课程体系,一切从零开始。尽管当时已承担校级管理工作,石红仍接过了专业负责人的担子。
她带着团队从梳理专业基础课开始,一起编写课程标准,逐步搭建起完整的培养体系。《特殊教育学》《特殊儿童评估》《特殊儿童病理学》……这些都是成为一名特教教师必须掌握的核心内容。针对智力障碍、孤独症等群体,石红也在课程设计时提出相应调整建议,将教育心理学和相关康复课程列入教纲。此外,音乐、绘画等技能训练也被纳入特色培养方案。
“为了让课程体系更完善,我们还深入推进融合教育。”石红说。她多次带队深入各地特校和康复机构调研,了解实际岗位需求,让课程体系与真实就业精准对接。
开学第一个学期,石红给新生上课。面对这些未来的特教老师,她除了讲教育学理论以外,更希望为他们树立正确的特殊教育观,培养职业认同感。“我希望他们能够陪同特殊孩子共同成长,能真正走进孩子们心里。”
长期以来,石红认真负责、踏实肯干的工作态度和充满爱心的行为品质赢得了师生的认可和尊重,曾多次获得“昆明市优秀园丁”“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她始终秉持一个信念——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无论学习还是生活,都尽力相助。
如今,石红的学生里已有不少人走上了讲台,成为优秀的特教老师。“看到他们毕业后依然坚定地选择了这条路,我想,这大概就是传承吧!”石红欣慰地说。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