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云南频道>>社会

楚雄:“1+3+N”构建矛盾纠纷快速响应机制

2025年09月06日09:21 |
小字号

“检察官,真是太谢谢你们了。这个案子能在这么多年后圆满解决,我也算对得起我去世的母亲了!”王某的女儿杨某终于卸下了心头一块沉甸甸的大石。一起横跨十八年的民事赔偿执行问题,曾让她寝食难安。

当年,王某因张某家的骡子从山坡滚落致伤,法院判决张某承担赔偿责任,但张某一直未履行义务。得知检察机关可对未执行完毕的案件进行监督,杨某向云南省人民检察院寄交信访件。

该案通过“”12309检察服务平台”,交办至楚雄州大姚县人民检察院。承办检察官接案后,立即展开调查核实,依托县检察院入驻综治中心向基层延伸的快速响应机制,与县法院、镇、村三级联动,推动案件办理。最终,该案成功达成和解,当事人当场履行全部赔偿款项共计38000元。该案的成功化解,是大姚县人民检察院将”12309检察服务”嵌入综治中心向基层延伸后,实践“1+3+N”工作法、构建矛盾纠纷快速响应机制的一个生动缩影。

“1”即一条主线,大姚县人民检察院依托综治中心平台前移矛盾化解端口,“12309检察服务中心”入驻大姚县综治中心,并延伸至全县12个乡镇综治中心,统一设置“检察服务点”,与综治窗口合署办公。群众可通过扫码、口述或书面方式反映诉求,平台自动分拣、即时推送、全程留痕,实现“一个口子进、一张网流转、一站式服务”。

“3”即三项机制,“线上下单预约+常驻接访+随驻下访”接访机制:群众可通过微信小程序预约,也可到窗口即来即办;检察官随驻下访接访,确保“人在窗口、事在现场”。“区块划分+分级预判+分类处置”快速响应机制:以村(社区)为最小网格,平台自动对纠纷进行“红黄蓝”三色分级,分区响应:“红色”及时报告后立即按规定处置,“黄色”当天到场,“蓝色”当天答复。“案件指定办理+定期回访+分析复盘”矛盾化解机制:每起纠纷明确一名检察官主办,案件办结后,15日内电话或上门回访;每月召开复盘会,梳理风险点,依法向职能部门发出社会治理检察建议。

“N”即“检察+N”多元联动与公安、法院等多部门及全县12个乡镇综治中心建立联合调处机制,运用联合接访、检调对接、检察听证、释法说理、司法救助、“和解九法”等方式,推动矛盾源头化解。依托综治中心平台大数据资源,深入剖析纠纷背后的管理漏洞与风险盲点,动态研判辖区信访热点与矛盾趋势,精准延伸法律监督触角。推行“菜单式”法治课堂,常态化开展法治宣传。

入驻中心以来,大姚县检察院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40件51人,其中涉法涉诉3件3人,成功化解矛盾纠纷1件1人,其余均及时答复和释法说理。开展公开听证10件,办理司法救助案件1件1人,发放司法救助金5000元,发出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1份且已被采纳。

正如大姚县昙华乡赤石岩村老支书所说:“检察院把办公室搬到了乡镇,再大的火气,也能当场‘扑灭’!”(陈颖、夏明雄)

来源:楚雄州委政法委

(责编:木胜玉、朱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