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税务合规沃土 助力专精特新企业健康成长

专精特新企业是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截至2025年6月,云南省已培育3019户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543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5户。税务部门作为重要经济部门,以风险防控和信用激励为切入点,为专精特新企业插上税务合规“双翼”,助力企业“拔节生长”。
密织“风控篱” 清障固本御风险
丽江某生物开发药业有限公司作为云南省专精特新企业中的创新型中小企业,深耕中药材及云菌产业二十余载,构建起种植、加工、出口一体化全产业链模式。随着产业规模扩张,合规经营挑战加剧,2024年,企业因牛肝菌收购涉及大量农户交易、跨境业务异地报关比例超30%等原因,触发农产品进项税抵扣和出口退税风险预警。
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当地税务部门立即响应,联合有关部门采取实地和电话抽样方式核查收购业务,并依托大数据风险分析模型核查跨境业务疑点线索。同时,组建团队进驻企业了解掌握经营状况,帮助及时排除风险隐患,企业跨境业务运营更加规范稳健。
化解既有风险的同时,对潜在风险的关注也极为重要。云南某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集研发、生产、销售标准化、智能化、高效节能设备于一体,入选第四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拥有专利及软件著作权近200件。由于企业技术密集、研发投入高、成长速度快,面临着更大的研发费用归集、股权激励等风险问题。
为帮助企业健康持续发展,当地税务部门围绕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开展专项辅导,同时利用税收大数据动态监测非研发费用常规支出,对企业提前预警,从税费政策、申报时限、风险提醒等方面为纳税人提供全方位辅导服务。
“从当年的污水处理厂成长为如今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离不开税务部门的风险提醒和精准辅导,2024年度企业合规申报享受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1200余万元,将全部用于设备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该公司法定代表人李文生介绍道。
引灌“信用水” 活源润企促发展
作为临沧市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代表,凤庆县某茶业有限责任公司始终将诚信纳税视为企业发展的“生命线”。在市场缩减、成本上涨的双重压力下,该企业计划推进的新生产线建设和技术升级项目因资金周转压力一度停滞。
当地税务部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主动对接企业需求,依托“银税互动”机制让信用变“现”。凭借连续3年的A级纳税信用,企业成功获得近4100万元的授信额度,化解了燃眉之急,让技术升级项目得以顺利推进。
该公司法定代表人周志荣表示:“纳税信用成为了企业实打实的‘隐形资产’,新生产线投产后,企业在茶叶精深加工领域市场竞争力大幅提升,并带动周边茶农增收,这一切都离不开诚信纳税转化的强劲发展动能。”
纳税信用如同源头活水,既解企业资金之渴的同时又提升企业发展“加速度”。大理州剑川县某农副产品加工有限公司是一家创新型中小企业,主营高原特色农产品加工销售,公司采取“公司+基地+科技+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连续3年纳税信用等级为A级,90%的产品远销马来西亚、韩国、泰国。为发挥纳税信用的正向激励作用,当地税务部门为其提供发票授信额度、税务事项审批流程等涉税事项办理的绿色通道和快捷服务,助力企业高效发展。
“最近公司在申报省级龙头企业,优良的纳税信用成为了我们的‘加分项’,也为我们在办理涉税事项审批时节省了很多时间,让我们能更专注于产品的创新和市场拓展。”该公司办税人员史艳梅说道。(白永凤)
来源:云南省税务局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