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云南频道>>要闻

金融人才“沉”下去 乡村活力“涨”起来

尹馨
2025年08月27日08:39 | 来源:人民网-云南频道
小字号

34名驻村队员扎根一线,200余名客户经理常态化送金融服务进村入户……在云南昭通,一支支由金融人才组成的队伍正翻山越岭,将服务送到农家院坝、田间地头。

“我们创新组建三级服务队伍,同时新建或增设乡镇网点5个,惠农机具或服务点覆盖了全市1100余个行政村。”时任中国农业银行昭通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的李林介绍,该行通过“人才+网络延伸”织密金融服务网,正有力打通乡村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工作结束了,心还在村里”

如今,离开昭通市永善县务基镇凉台村一年多,中国农业银行永善县支行综合管理部经理苏华军仍时常想起那些驻村的日子。

2019年,他来到永善县细沙乡凉水村,挨家挨户上门“摸底”,推动信息建档工作。“当时村里还有群众住在茅草屋、土房里,我们第一件事就是着手帮困难群众解决住房难题。”苏华军回忆,中国农业银行昭通分行通过协调当地政府、相关企业和捐赠等多种途径筹集资金100多万元,帮助村里50户困难群众住进了安心房。此外,还为200户农户发放小额扶贫贷款,支持发展李子、猕猴桃等产业。

多年来,像苏华军这样的驻村干部,中国农业银行昭通分行共派出34名,服务1.7万户农户。这支队伍中,党员占比70%,科股级以上干部占比83%。2020年以来,累计22人次获县区年度考核优秀。他们走村串户,仅市分行挂包的永善县务基镇捏池村、凉台村,6名驻村干部就走访了1601户群众,为427户发放1755万元农户贷款,落实帮扶措施112条。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头戏。2021年,苏华军又来到永善县务基镇凉台村担任驻村队员,2023年5月至2024年3月,担任凉台村驻村第一书记,用金融“活水”灌溉当地花椒产业。

“花椒前期投入大,管理、灌溉、肥料都需资金。”苏华军介绍,中国农业银行昭通分行协调筹集资金,帮助村里修建更换了30多公里灌溉水管,建设100多个抗旱池,解决了村里“灌溉难”“饮水难”。“驻村工作结束了,但还会继续关注村里的情况,心还在村里。”他说。

这些驻村干部,成为农行便民金融服务的“排头兵”。一方面充分参与修复基础设施、动员外出务工、助力产业发展;另一方面还协助当地加强村党组织的建设、调解村民矛盾、宣传反诈知识等。截至目前,中国农业银行昭通分行已为挂包村3413户农户建立信息档案,发放“惠农e贷”余额1.1亿元,帮助34家农产品经营主体入驻农行扶贫商城。2021年调整挂包点后,驻村干部还牵头组织爱心销售凉台村柑橘两千余斤。

“做翻山越岭的‘贷’路人”

在中国农业银行盐津县支行,客户经理江孟芸一天翻了几个山头,到村里为农户办理惠农贷款。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她耐心地为农户解释政策问题,为农户提供合理的投资建议和理财规划。

这是农行各网点深入一线服务客户的生动写照,也是客户经理服务队伍优化业务流程、提升服务品质的缩影。

中国农业银行昭通分行围绕“客户至上 始终如一”的服务理念,全面梳理服务短板,制定个性化服务方案,针对当地企业与农户的资金需求,持续走访各村农业企业,送“贷”上门,提供高效金融服务。

江孟芸工作已有10年,从2020年至今一直担任客户经理,主要的业务方向是个人信贷。“我经办或业务审核等方面加起来的金额约1000万元。”她深入了解盐津当地的特色产业,包括乌鸡、肉牛、竹笋和茶叶等,让金融“活水”更畅快地浇灌产业发展。

“有户茶农让我印象最深。”江孟芸说,从2021年建立业务关系起,农行的信贷资金支持农户从家庭小作坊发展成产业基地,打响了品牌,并带动周边村民也参与到发展茶叶产业的行列中,成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典型。

盐津山高路险,农户住得分散。“做服务得翻山越岭。”江孟芸回忆,一次走访过程中天降大雨,车子陷在泥水里,她“手脚并用”走了两小时才到农户家。“我讲的只是一个例子,我们面对的是千家万户,作为一名普通的客户经理,能够为乡村振兴作出一点小小的贡献,所有的辛苦就值了。”

“工作得往田间地头跑”

农行“姓农”,服务“三农”。中国农业银行昭通分行精选12名业务强、作风实的优秀干部员工,成为落实政策、服务群众的纽带。

去年8月,中国农业银行镇雄县支行的工作人员申爱被派到镇雄县乌峰街道。他是本地人,对农业生产熟悉,想为家乡父老做点事。

“我的工作主要围绕三方面开展,一是走访了解农户需求,二是宣传金融政策知识,三是对接企业融资,为农业生产提供金融支持。”申爱刚“上岗”,就接到小河村村支书打来的求助电话:村里一个养猪大户想扩大生产规模,急需资金支持。

申爱立即联系村委会,赶到小河村实地走访,回来后加班加点对养殖场的资料进行评估。3天后,30万元的“惠农e贷”贷款就到账了,该养殖户喜出望外:“原以为办贷款很麻烦,没想到不用来回跑也能办好。”

“我们的工作得往田间地头跑。”申爱说,他每周至少要走访四五户农户,了解他们的生产需求和经营状况。“不能守在办公室里,必须扎根基层,脚踏实地,才能真正为农民解决问题。”

自2024年10月以来,中国农业银行昭通分行以严纪律、实作风强化业务管理,将入企入户列为“硬指标”,实施月报告、季考评;让一线工作人员成为农行延伸服务的平台、惠民惠企的窗口,紧密联接起政府、银行与经营主体,激活金融服务的“一池春水”。

人才沉下去,服务跟上来,乡村发展的底气,就在这一个个深深浅浅的脚印里愈发厚实。

(责编:木胜玉、祝鸿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