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云南频道>>要闻

金融“活水”润乌蒙 “土疙瘩”变“金疙瘩”

尹馨
2025年08月26日08:13 | 来源:人民网-云南频道
小字号

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征程中,金融“活水”润泽云岭沃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从乡村振兴的田间地头,到产业升级的工厂园区;从深耕普惠金融沃土激活实体经济“毛细血管”,到助力重大项目建设“加速跑”……五年来,中国农业银行云南省分行聚焦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地区、重点领域、重点群体,以创新金融工具精准激活发展动能,用责任与担当书写着银政企共生共荣、携手奋进的新篇章。

为探寻金融聚力乡村振兴的创新实践,连日来,人民网云南频道深入昭通市、怒江傈僳族自治州,通过实地调研,解码中国农业银行云南省分行如何以金融为笔,绘就高原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八月的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小草坝镇,田间地头正忙,空气里满是草木的清香。

彝良独特的地理气候环境,孕育了品质优异的乌天麻,这里的天麻个大、肥厚、半透明、实质无空心,是天麻中的翘楚,素有“云天麻”之称。小草坝镇也成为“中国乌天麻之乡”的核心产区,有天麻之乡和世界天麻原产地等美誉。

野生天麻。人民网-尹馨摄

野生天麻。人民网 尹馨摄

据昭通市天麻研究院数据,2024年,昭通市种植天麻11.57万亩,占云南省天麻种植面积的89.91%,综合产值93.91亿元。

“天麻没它可长不大。”在轩一逸天麻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厂房里,理事长符义荣指着一排排刚培育出的萌发菌说,“小草坝天麻的天麻素含量高,市场需求量大,镇上家家户户都种,可缺了这菌种,产量就上不去。”

2020年,符义荣在小草坝镇投建了天麻伴生菌种工厂。然而,资金问题一度成为发展瓶颈。

“当初建厂时预计资金300万元,可是实际开工后发现,光是厂房、设备的投资就需要600多万元,后续生产环节更是缺乏流动资金。”符义荣犯了难。

中国农业银行彝良县支行的客户部经理邓建平了解到这一情况,通过镇政府“牵线”,前往合作社实地研判。“我们对这家企业进行贷前调查之后,通过省农担担保,为合作社发放了180万元农村生产经营贷款。”在中国农业银行昭通分行的联动推进下,两周时间就完成了整个放款流程。

金融“活水”精准滴灌,菌种厂马力全开。如今,该厂生产的菌种不仅供应本地2000多户天麻种植户,还远销湖北、安徽、山西等地。工厂年产菌种约100万袋,产值约400万元,可带动当地六七十人就业。

2024年,彝良县天麻良种产量约800万斤,产值3.6亿元,向贵州、四川等地销售天麻种子200万斤左右。今年,彝良县将在天麻种源保护培育上下功夫,实施天麻种源基地保护,完善天麻良种繁育基础设施,建设全国优质天麻种源基地。

“天麻是彝良的金字招牌,农行对天麻产业的金融支持不止于此。”邓建平介绍,近年来,中国农业银行对天麻产业执行比较优惠的利率,适配“科技e贷”“惠农e贷”等产品,金融服务直达田间地头,整村授信全面铺开。

中国农业银行彝良县支行的金融特派员欧玉涛、刘光银跟着农户“下地”,积极参与到天麻产、供、加工、物流、销售与品牌建设工作中。“针对天麻种植周期长、抵押物不足的特点,农行‘惠农e贷’能够及时为农户解决燃眉之急。”欧玉涛解释道,手机银行式的“金融仓库”,能够为农户、商户提供完全信用模式、较低利率、借还自由的融资方式。

当前,中国农业银行彝良县支行与街道共推共建,构建良性金融生态,形成“街道+银行+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联动机制,促成订单农业占比达35%。2024年以来,中国农业银行彝良县支行累计为600余户天麻种植户、34家合作社提供3.2亿元信贷支持,助力种植面积扩大至2070亩,惠及2600余农户。

产业强了,农民富了,去年昭通天麻亩均销售收益1.95万元,带动农户2.78万户。天麻这株古老“仙草”,正在金融“活水”的润泽下,从山野里的“土疙瘩”,变成致富“金疙瘩”。

(责编:木胜玉、朱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