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云南频道>>财经

金融“活水”润高原 松茸生金富万家

人民网记者程浩
2025年08月25日20:43 | 来源:人民网-云南频道
小字号

入夜,位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的香格里拉松茸交易市场灯火通明,叫卖声、分拣声、打包声、直播声此起彼伏,各地客商往来穿梭。快递车辆在门口列队待发,将带着雪山清香的松茸连夜发往全国各地。

每年7月至10月,迪庆州的高山密林间,松茸破土而出,开启了从山林到餐桌的旅程。这些松茸不仅是自然的馈赠,更是高原群众的重要收入来源。

作为植根云南的本土银行,富滇银行多年来聚焦迪庆州松茸产业,量身打造“云菌贷”“云农贷—松茸贷”专属产品,以“信用+”“应收账款质押”“灵活担保”等模式,精准滴灌产业毛细血管。截至目前,富滇银行累计为迪庆州松茸产业注入信贷活水超7000万元,惠及经营主体超万户。

普惠甘霖:金融支持产业发展

梅里雪山脚下,香格里拉市建塘镇吉迪村村民卓玛骑着崭新的三轮摩托驶向云杉林。上个月,她还在为老旧车辆难行雨季山路而发愁。在“吉迪松茸节”宣讲会上,富滇银行乡村振兴信用卡“无需抵押、三天放款”的政策让她申请到了5万元贷款。

香格里拉松茸交易市场内,收购商扎西的眉头终于舒展。曾经因备货资金短缺而夜不能寐的他,通过富滇银行的“云农贷—松茸贷”产品,申请到50万元贷款。“守着金山愁钱用的日子过去了!”这款精准匹配收购旺季需求的金融产品,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从铁皮棚到现代化工厂,富滇银行让我梦想成真。”香格里拉市桑敦祝生物资源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安翁次程看着改建为特产超市的创业旧址感慨万千。这位世代以松茸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藏族小伙,大学毕业后毅然返乡创业。起步时资金链紧绷,富滇银行伸出了援手。

当企业拓展藏梨深加工产业,急需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遭遇资金瓶颈时,又是富滇银行多次提供总计近千万元流动资金支持。如今,公司占地15亩的现代化厂区里,松茸干片、松茸酒、藏梨膏、藏梨冻等精深加工产品带动数千农户增收,昔日的铁皮棚成为产业升级的见证。

“没有富滇银行,就没有迪庆松茸的远渡重洋!”迪庆州对外经贸公司负责人鲁茸七林刚从日本推介香格里拉松茸回来。十多年前企业改制时融资无门,冷链升级陷入停滞,富滇银行排除万难,创新设计担保方案,从500万元个人助业贷起步,十年间持续“输血”,2024年还落地首笔600万元出口应收账款质押贷款。

服务下沉:延伸金融触角

为破解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难题,富滇银行打出“组合拳”:遇到农户信用白户问题,就组建乡村振兴小分队进村入户建立信用档案,顺利实现“松茸贷”落地;聚焦松茸特色产业开展调研,精准对接信贷需求;解决服务半径问题,以移动服务终端延伸触角,把柜台“搬”到雪山草甸,年上门服务超50次,覆盖香格里拉市全辖乡镇。

每年松茸季,富滇银行香格里拉分行会在香格里拉松茸交易市场设置固定摊位,开展零钱兑换业务便利商户,主动向有融资需求的客户推介“云农贷—松茸贷”及松茸产业流动资金贷款,让金融服务如松茸交易般便捷高效。

当卓玛的新车穿梭林间,当扎西的冷链车驶向机场,当安翁次程的新厂房机器轰鸣,当鲁茸七林的产品远渡重洋……富滇银行的金融活水已深度融入松茸产业的每一个链条。

“作为云南人自己的银行,服务高原特色产业是我们的使命。”富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香格里拉分行副行长和艳月表示。通过构建“特色产业+绿色金融+普惠服务”三维模式,该行让松茸产业在金融滋养中焕发新生。

(责编:徐前、祝鸿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