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铁路“黄金通道”赋能企业创新升级

中老铁路开通,为云南宁洱县带来机遇,有力推动本土企业加速发展、持续创新,吸引东部地区企业凭借其国际大通道优势落户宁洱,以新质生产力为引擎,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为联通中老两国、辐射周边地区的“黄金通道”,中老铁路促进了沿线经济交流合作日益紧密。普洱某农业装备有限公司凭借自主研发的先进咖啡加工设备,以高效节能、环保实用和高性价比优势赢得国际市场青睐,吸引了多国客商前来宁洱考察采购。
“我们在原有基础上投入大量研发资源,对新型咖啡脱胶机进行了持续改良,在环保性能、材料选用等方面实现显著提升。”该公司总工程师赵建荣表示,市场需求是创新的驱动力,公司将不断寻求突破。
咖啡生产设备。杨媚摄
效果正在显现:今年4月底,该企业出口东帝汶的40台设备顺利发货,下半年计划再发运40台,订单总值超100万元。5月,企业又相继与巴西、南非客商签约,提供咖啡鲜果生产线及成套设备,价值约180万元的“普洱制造”将远销海外。
“中老铁路拉近了中国和老挝及其他周边国家之间的联系,促进区域内贸易往来,畅通了商与商的合作,市场空间更加广阔。今年以来,我们的设备已开始逐步覆盖世界主要咖啡生产国。”该公司董事长陈罡说。
中老铁路的纽带作用也深化了区域协作。援滇干部积极发挥优势,引导上海、浙江等地科技企业落户云南思茅产业园区宁洱片区。依托沪滇“16+16”新一轮园区共建战略,普洱市与上海市金山区签署共建园区合作框架协议,共同出资成立管理公司作为运营主体,统筹推进招商引资、经贸合作与园区管理。
“我们致力于引入具有引领性的项目,促进东部企业落地园区,实现资源共享、“双向奔赴”。同时,助力将云南特色资源对接上海市场,赋能企业发展。”该管理公司副总经理陆春锋介绍。
目前,园区引进项目进展顺利,多个项目已开工建设,相关项目总投资已达数亿元,建成后将显著优化宁洱产业结构,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强劲支撑。(杨媚、明配英、刘梦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