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云南频道>>财经

金融助力文山广南石斛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5年06月13日10:11 |
小字号

在滇东南的群峰翠谷间,千年古寨文山州广南县六郎城村正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这个因宋代名将杨文广屯兵而得名的村落,如今依托“中华九大仙草之首”的铁皮石斛实现华丽转身。2025年以来,景区接待游客突破36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3200万元。在这片“仙草秘境”的振兴画卷上,中国建设银行文山分行以金融之笔描绘出产融结合的精彩篇章。

“六郎城”全景。广南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六郎城”全景。广南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金融活水浇灌产业“新芽”

走进六郎城村的林下种植区,万米石斛观光长廊间,工人们正采用“石头附着种、树上绑着种、篮子吊着种”等创新模式培育铁皮石斛。这种兼具药用价值和观赏价值的珍稀药材,在中国建设银行文山分行的金融支持下,在当地实现了从传统种植向现代产业的跨越。

“没有中国建设银行的贷款,就没有今天的产业规模。”凌垭种植合作社创始人周艺畅回忆,2014年合作社初创期遭遇资金瓶颈时,中国建设银行100万元小微快贷犹如及时雨,此后,中国建设银行每年都给予合作社资金支持,至今已累计为凌垭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投放超3000万元贷款。如今,这里已成为滇东南规模最大的石斛种植集群,帮助建成420亩组培基地和1219亩林下种植区。1150户群众参与石斛种植,580余名村民实现在家门口就业,户均收入超过2万元。

产融结合延伸产业链条

在金融赋能的催化作用下,六郎城的石斛产业实现全链条升级。中国建设银行文山分行通过牵线云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科研机构,助力开发出石斛啤酒、养生品、美妆品等6大系列50余种深加工产品,推动产业附加值大幅提升,年销售收入突破1500万元。

“中国建设银行的支持为文旅融合注入‘强心剂’。”近年来,中国建设银行累计为石斛产业链上下游及六郎城文旅相关项目提供资金支持超8000万元,通过持续金融支持,六郎城建成集“仙草秘境”观光区、森林星空屋、石斛膳食体验馆于一体的康养旅游综合体。

随着“康养+旅居”模式的成熟,六郎城村民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发展红利。村民张云林将自家房屋改造成精品民宿,同时在种植基地务工,年收入较五年前增长6倍。“在家门口就能挣三份钱:民宿租金、务工工资和合作社分红。”张云林笑着说。

站在古城远眺,石斛枝叶舒展新绿,精品民宿的灯火与星空交相辉映。中国建设银行文山分行将持续深化“金融+产业+生态”服务模式,助力打造全国石斛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让千年古寨在乡村振兴中绽放新的生机。(高治钧、李鑫)

来源:中国建设银行云南省分行

(责编:徐前、朱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