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云南频道>>法治

云南省楚雄州双柏县:

“四步工作法” 释放治理效能

2025年06月12日14:34 |
小字号

云南省楚雄州双柏县大麦地镇以综治中心建设为抓手,探索实施“四步工作法”,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弭于萌芽,为辖区和谐稳定注入强劲动能。

规范筑基

大麦地镇综治中心按照“中心吹哨,部门报到”原则,落实公安、司法、信访部门入驻,其他部门常驻、轮驻,设置矛盾纠纷调解、信访接待、指挥调度、法律服务等核心功能区,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实现群众诉求“只进一扇门,能办多件事”。

同时,健全完善工作制度与运行机制,明确职责分工,规范工作流程,保障中心高效运转。中心运行以来,全镇矛盾纠纷化解成功率提升至95%以上,信访案件数量同比下降40%。

分流提效

大麦地镇依托“前台统一受理、后台分工处置”机制,实现矛盾快速调处。设立专门接待窗口,统一受理群众反映的各类矛盾纠纷,并根据问题性质与归属,精准分流至相关部门或调解团队。

在近期发生的一起邻里道路纠纷中,综治中心接报后迅速组织调解员与社区干部现场调解,用时一天促使双方握手言和。该模式推行以来,全镇矛盾纠纷平均化解时间压缩至3天以内,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至98%。

智治赋能

大麦地镇积极推进科技赋能社会治理,以信息化建设提升治理智能化水平。接入云南省社会治理信息系统,实现信息采集、事件上报、分流转办、跟踪反馈等环节的全流程信息化管理。

依托覆盖全镇重点区域、交通路口、公共广场的视频监控网络,推动落实“事在格中办、人在格中管”的网格化精准管理。全镇布设高清摄像头380余个,覆盖率达95%以上,发挥作用明显。

多元共治

当地深化“党建+网格”模式,将全镇科学划分为130个责任网格,并配备专职网格员。各网格由党员骨干牵头,整合村“两委”成员、网格员、普法志愿者等多方力量,定期组织召开“群众议事会”,共同协商解决社区治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

在野牛村委会厂街村的环境整治中,党员带头组织村民积极参与,用时一周全面清理了历史积存垃圾点。

通过“融”合资源,大麦地镇推动治理模式由“单一治理”向“多元共治”转变。目前,全镇共有党员志愿者500余名,累计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300余次,覆盖受益群众7600余人次。(陈颖、黄炳健、夏明雄)

来源:楚雄州委政法委

(责编:徐前、朱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