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云南频道>>财经

中国银行云南省分行

落地云南省首批数据知识产权融资业务

2025年05月20日08:41 |
小字号

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大有可为。5月19日,从中国银行云南省分行获悉,该行成功投放首批数据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拓宽普惠金融支持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的渠道。

云南五华产业园区入驻企业某软件有限公司凭借其自主研发的“宏观经济信息可信数据空间管理平台”,获得《上海市数据(产品)知识产权登记证书》。该平台依托区块链存证、隐私计算、同态加密等前沿技术,实现了数据来源的可追溯性与跨域分析的安全可控性。同时,其智能化的数据处理能力能够有效支撑多场景的深度应用,为政府部门科学决策、区域经济研究以及科研机构的创新实践提供了有力支持。通过构建从数据采集到应用的全流程可信化与安全化体系,该平台为数据要素的高效流通与价值转化筑牢了坚实的技术底座。

经专业评估,该数据知识产权评估价值达352万元,并于2025年5月16日成功获得中国银行安宁支行投放首笔数据知识产权质押贷款120万元,成为云南省首批数据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成功案例。此举为探索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创新实践路径,对促进数据知识产权金融创新具有示范意义。

3月,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城入驻企业云南某科技有限公司“肉牛生理数据要素数据产品”经上海市知识产权局严格审查,成功获得知识产权登记证书,该证书为云南省首张数据产品知识产权登记证书。为打通“肉牛生理数据要素数据产品”质押融资“最后一公里”,在云南省市场监管局和昆明市市场监管局指导下,昆明经开区、中国银行东风支行联合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城,主动入企服务,帮助企业打通数据产品的“数据确权—资产入表—数据产品知识产权公示登记—数据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落地”全链路。该企业获得了中国银行东风支行1000万元的数据产品质押融资授信,成为全国首单牧业数据产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案例,将帮助企业进一步推动精准养殖、疫病防控等场景的智能化升级,最终实现“数据重塑生产力”的目标。

“肉牛生理数据要素数据产品”全链路的贯通得益于沪滇两地建立了跨区域登记互认机制,构建了沪滇数字经济合作新范式,是沪滇合作机制推动下“上海平台+云南企业”的生动实践。此举首次将云南高原牧业资源与上海数据要素市场优势结合,实现跨区域资源互补,将为全国农业数据资产化提供可复制经验,同时也为全国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提供标杆案例。

一个科技型企业的成长,一个产业的发展壮大,往往需要金融力量的支持和助力。随着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数据已成为企业重要的资产之一。然而,如何将数据知识产权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资金支持,成为了企业面临的难题。

中国银行云南省分行积极响应国家“数据要素×金融服务”行动部署,针对数据资产特性创新授信评估模式,通过数据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方案,为企业尤其是科技型、创新型企业开辟了轻资产、高价值的融资渠道。根据审批流程,中国银行云南省分行开通了小微企业绿色通道,仅用了两个工作日完成了授信审批及投放。

此次合作是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支持数字经济创新的重要实践,未来将持续完善数据资产价值评估与风险管理体系,助力更多科创企业释放数据要素价值。

首批数据知识产权融资业务的成功落地,是政、银、企、服协同发力的综合成果。这一创新实践为构建数字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经验。从一纸专利到一条生产线,从一家企业到一个集群,中国银行云南省分行正以构建知识产权金融服务体系为支点,调动科技创新的无限可能,为全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开辟更广阔空间。(李姝、宁苡鹤)

来源:中国银行云南省分行

(责编:徐前、朱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