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云南频道>>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云南分网>>要闻

从党领导的工人运动百年历史中凝聚奋斗伟力

2025年05月15日11:50 |
小字号

2025年,是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各级工会紧紧围绕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中心任务,团结动员我国工人阶级紧跟党的步伐、走在时代前列,在推进革命、建设、改革伟大事业中建立不朽功勋,谱写了我国工人运动的壮丽篇章。19世纪末,随着云南机器局的开办,云南产生了最早的工人阶级。1924年,党成立了云南第一个具有工会性质的工人小组。此后,党的工会组织不断发展壮大,团结带领云南工人阶级从分散走向团结,工人运动从自发走向自觉。在省委和全国总工会的领导下,云南工运事业一往无前、波澜壮阔,绘就了一幅幅瑰丽画卷。

9图片.png

2024年7月在玉溪市易门县举行的云南省第二十一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野生菌烹饪竞赛决赛现场。云南省总工会供图

云南工运的100年,是一段忠诚写就的铮铮誓言。云南工会自成立起,就把坚持党的领导融入血脉,把忠诚党的事业作为一代代工会干部牢不可破的政治信念。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云南工运先驱李鑫等人,为党的工运事业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抗战期间,云南工人阶级努力发展民族工业、抢修滇缅公路,维系了抗战大动脉;云南解放进程中,工人阶级组成义勇自卫队,在昆明保卫战中立下了历史功勋。无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云南各级工会和广大职工都始终在党的领导下,为了党的中心任务不懈奋斗,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

云南工运的100年,是一曲建功立业的奋进凯歌。百年来,云南各级工会始终注重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从先进生产者运动,到云岭职工跨越发展先锋活动,再到新时代全面开展“团结奋斗促跨越、咱们工人有力量”主题劳动和技能竞赛,建设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广大职工创新创造活力被充分激发。建设了中国第一座水电站——石龙坝水电站,为国家成功提炼出“两弹一星”工程急需的金属锗,成功制造了我国第一台观察人造卫星的望远镜、第一台高精度刻线机、第一台夜间驾驶仪。党的十八大以来,先后建成乌东德、白鹤滩等大型水电站,世界排名前10的水电站有4座在云南;“七出省五出境”高速公路网基本形成,“八出省五出境”铁路网不断延伸,建成运营的中老铁路成为我国连接中南半岛的“黄金通道”。建成全国最大铂族金属再生利用基地以及全球最完整的锡、铟产业链,锡产品产销量全球第一。张桂梅、李辉等一大批劳模先进竞相涌现,增厚了职工精神力量。

图片

白鹤滩水电站。

云南工运的100年,是一首情系职工的动人长诗。作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云南各级工会始终把职工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省总工会首任主席刘林元,经常带领工会干部深入工地一线为职工排忧解难,被工人们亲切地称呼为“我们的老主席”。在世纪之交,云南工会率先推行《工会维权意见书》和《工会维权建议书》“两书”制度,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提供了有力武器。昆明市在全国最早一批成立困难职工帮扶中心,为职工解决了大量难题。2004年,省总工会在全国率先启动全省性职工医疗互助活动,至今已累计发放补助金51亿元,惠及职工720余万人次。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各级工会实施助力脱贫攻坚“七项行动”、“八项举措”,全省7.1万户在档困难职工全部如期解困脱困,为全国贡献了“祥云样本”、“红河经验”等宝贵经验。创新实施“暖边固防”行动,服务沿边40万职工,激励广大职工扎根边疆、建设边疆。

云南工运的100年,是一份改革创新的初心答卷。云南各级工会始终把加强自身建设放在突出位置,以改革创新不断激发工会组织生机活力。新中国成立后,各级工会贯彻“以生产为中心,生产、生活、教育三位一体”方针,在基层一线密切了与职工的联系。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各级工会落实“组织起来、切实维权”方针,深入推进工会工作法治化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工会坚持党建带工建、工建服务党建,围绕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深入推进工会改革,切实把人力、物力资源下沉基层,支持基层、服务职工的经费超本级留存比例达90%,建立起一支1700人的工会社工人才队伍,进一步夯实了基层基础。创新园区和“三新”领域建会入会方式,推动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大力推进“数字工会”建设,在全省建成40多万平方米的职工服务阵地,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运行高效的阵地网络体系,增强职工的改革获得感。

百年风雨兼程,增添了云南工会创新发展的厚重底蕴;中国式现代化云南实践,为工会工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舞台。新征程上,云南各级工会将传承好党领导下百年工运取得的宝贵经验,认真落实省委和全国总工会工作部署,围绕“一个跨越”、“三个定位”、“开创发展新局面”这个总纲,坚定信心、拼搏奋进,推动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高质量发展,唱响“咱们工人有力量”、“咱们工会有担当”的时代强音。

图片

2024年7月15日云南省“最美职工”年度人物在昆明举行。云南省总工会时代风采杂志社冯燕云提供

持续扛起政治责任,团结引领边疆广大职工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把坚持党的领导落实到工会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线上线下相结合,发挥劳模工匠职工宣讲团、“暖边大宣讲”等品牌作用,用好各种直接直达方法,让党的创新理论在职工中入脑入心。做实“中国梦·劳动梦”主题宣传教育,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引导广大职工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扬光荣传统,共守祖国疆土、共建美好家园。

持续服务中心大局,在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云南篇章中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站位“国之大者”,围绕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和西部大开发、长江经济带发展等,聚焦服务“3815”战略发展目标、服务“三大经济”,以金沙江清洁能源走廊建设等全国引领性竞赛和助力重点产业园区硅光伏发展等省级示范性竞赛为牵引,发动全省各行各业广泛开展劳动竞赛;打造高原特色农业、文旅等技能竞赛品牌,建设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激发职工动力活力,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中发挥好工会作用。深化与老挝、越南等周边国家工会的交往合作,联动开展技能交流、劳动竞赛等活动,更好服务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大局。

持续履行基本职责,用心用情做好维权服务工作。健全完善“工会+法院+检察院+人社+司法+N”协作联动机制,建强工会职工维权律师、劳动争议调解员、劳动法律监督员队伍,发挥“12351”职工维权热线作用,深化运用“一函两书”,及时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职工发声亮剑。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要求,加强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深入推进新时代“枫桥经验”工会实践,为提升边疆治理能力贡献工会力量。着力提升职工生活品质,拓展“工会驿站+”服务,依托驿站为职工提供健康关爱、爱心食堂等多元服务,深入实施“暖边固防”行动,大力开展“工会温暖进万家”职工困难帮扶,不断满足不同群体职工的美好生活需要。

持续深化改革创新,锻造担当时代重任的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队伍。适应新形势下劳动关系的发展变化和职工队伍的新状况新特点,加强数智赋能,实施加强基层工会建设三年行动,推进“三新”领域建会入会工作,加强“国门工会”、沿边园区工会建设,建设上下贯通、运转有序、能快速感知响应职工需求的高效能工会,建强高素质工会干部队伍,不断提升工会组织的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

来源:《云岭之窗》杂志社

(责编:木胜玉、徐前)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