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云南频道>>社会

云南景洪:凤梨丰收 农民增收

2025年05月08日09:31 |
小字号

时下,正是凤梨丰收时节。

走进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勐罕镇一家农业企业的凤梨种植基地,放眼望去,成排的菠萝蜜树下,一个个套袋的凤梨“镶嵌”在剑形叶子中,轻轻揭开纸袋,饱满硕大的凤梨果实在阳光下泛着诱人的光泽。工人们穿梭其中,忙着采收、分拣,一派忙碌景象。

据了解,该种植基地采用“菠萝蜜+凤梨”的生态套种模式,精心培育“甜蜜蜜”凤梨品种,通过实施标准化果园管理体系,实现绿色种植与品质提升的双重目标。目前,基地凤梨种植面积达431亩,年产量500余吨,年产值600余万元。

这一成果的背后,是云南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刘世红专家团队持续的技术支持。刘世红专家团队采取“每月3次、全年36次”的常态化技术服务模式,围绕施肥、催化、采果等关键环节,通过“理论培训+实操演练”相结合的方式,为基地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提供专业指导,保障了凤梨产量和品质的稳步提升。

在西双版纳某果蔬专业合作社,同样是一番繁忙景象,工人们正在打包装车,即将发往贵州。该合作社负责人蒋红艳介绍,合作社每年收购凤梨1000余吨,市场收购价格每公斤4元,销售网络覆盖上海、郑州、重庆等多个城市。

种植户周冰倩种凤梨已有四年多了,今年上半年的收成预计有20多吨。凤梨采收以后直接交由合作社销售。

蓬勃发展的凤梨产业也为当地村民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在采收旺季,周边村民纷纷加入采摘、分拣、包装等工作队伍,日收入达几百元。

近年来,景洪市依托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凤梨产业,通过品种改良、科学种植和市场化运营,让凤梨产业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甜蜜引擎”。

2024年,景洪市凤梨种植面积达3500亩,年产量达7000余吨,年产值达4200余万元。景洪市绿色食品与乡村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岩帕新介绍,景洪市将继续做好凤梨等优良品种的选育和推广,以提升果品质量为核心,建设凤梨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做好丰产栽培等关键技术集成推广应用。强化“产学研”协同发展,以专家工作站为依托,强化技术研究与突破,充分利用品种优势,打破传统上市周期限制,提升景洪凤梨市场竞争力,构建差异化的市场竞争优势。依托示范基地,积极组织开展相关技术培训,提高农户的生产管理水平,培育出一批有技术、有经验的技术工、熟练工。采取多项措施促进果农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廖丽玲、高晴)

来源:景洪市融媒体中心

(责编:木胜玉、朱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