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云南频道>>文旅

木鼓声声传千年古韵 文旅融合谱乡村振兴新篇

2025年05月07日14:56 | 来源:人民网-云南频道
小字号

“咚——咚——咚——”,浑厚的木鼓声穿透云霭,回荡在祖国西南边陲的群山之间。今年“五一”假期,云南西盟佤族木鼓节吸引八方游客,游客们沉浸于这场文化盛宴中。

作为佤族的“通天神器”,木鼓不仅承载着千年信仰,更通过节日焕发新生——传统祭仪与现代文旅在此交融,成为拉动地方经济的新引擎。

拉木鼓活动现场。西盟县融媒体中心摄

拉木鼓活动现场。西盟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传承文化之美,唱响民族团结之歌

木鼓,佤语称“克罗”,相传是天神莫伟传授给佤族人民制作而成的。在每个佤族村寨,都建有专门的木鼓房,庄重地供奉着木鼓。千百年来,每当木鼓敲响,群山为之震荡,那激昂的鼓声不仅是佤族人民崇尚自然、追求吉祥和谐幸福生活的精神寄托,更是他们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写照。

如今,在这个佤族最隆重的节日里,佤寨男女老少穿上盛装,载歌载舞,齐心协力把制作木鼓的新木拉向木鼓房,百名鼓手齐擂木鼓,声震群山,祈求来年的风调雨顺。

近年来,随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深入人心,“拉木鼓”活动在保留佤族文化特色的同时,逐渐发展成为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盛会。

西盟县城一角。人民网记者 虎遵会摄

西盟县城一角。人民网记者 虎遵会摄

活动期间,佤山各族群众身着盛装一同拉动新木,齐心协力前行。一路欢歌,一路舞蹈。沿途的游客被欢快的气氛所感染,纷纷加入到拉新木的队伍中,一起欢庆节日,沉浸在独具魅力的民族文化氛围之中。

“这是我第三次来西盟,我觉得西盟的民族特色特别浓,人们也特别团结友善、热情奔放,我特别喜欢。”普洱游客王小尹说。

暮色降临,在铿锵有力的木鼓声中,各族群众代表点燃篝火,以木鼓为媒、篝火为引,与游客围成同心圆,伴着木鼓声、铜锣声与欢呼声,踏着传承千年的鼓点节奏,跳起民族团结圈圈舞。每一个舞步都在书写民族交融的诗行,每一声鼓点都在叩响命运与共的心跳,以最本真的方式演绎着西盟大地的团结诗篇。

“今天参加了木鼓节的系列活动,我感觉特别好、氛围感很强。不同民族的群众在这里紧密地团结在一起,融入我们中华民族的大家庭里,这才是真正的‘美美与共’。”昆明游客王亚强说。

木鼓篝火狂欢晚会现场。西盟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篝火狂欢晚会现场。西盟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焕新民俗体验,重构节庆参与模式

在传承和保护传统习俗的基础上,西盟县不断创新木鼓节的活动形式和内容,以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需求,为游客带来前所未有的节庆体验。

“拍了萌”、篝火狂欢、吃野果……在西盟佤族木鼓节活动中,一系列独具特色的互动体验民俗活动吸引着八方游客。游客可以参与拉木鼓活动,在喊着号子、齐心协力拉木鼓的过程中,深刻感受佤山人民团结协作的精神。

此外,木鼓节还精心设置佤族美食体验区、木鼓制作体验区等。在美食体验区,游客可以尽情品尝佤族的特色美食,如鸡肉烂饭、佤味牛皮、酿肠等。这些美食以其独特的口味和浓郁的民族特色,让游客大饱口福。

来自广东的游客冼志强说:“佤族的美食太有特色了,每一道菜都充满浓浓的民族风味,让我感受到佤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

在“拍了萌”活动中,游客们用天然颜料涂抹在裸露的肌肤上,一路跟着“伪装艺术”的当地群众载歌载舞;在民族团结篝火晚会上,各族群众身着节日盛装,与八方游客手牵手,共赴一场充满民族风情的狂欢;在木鼓制作体验区,游客们在专业工匠的指导下,亲自动手参与木鼓的制作过程,从选材、雕刻到上漆,每一个环节都让他们感受到传统技艺的魅力。

这种亲身体验的方式,不仅能让游客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还能够让游客获得全新的旅游体验。

佤族织锦秀。西盟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佤族织锦秀。西盟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激活地域经济,撬动文旅消费新增长

木鼓节不仅是一场文化盛宴,更是一个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在木鼓节期间,西盟县举办了大规模的本土农特产品展销会,吸引了众多商家和游客的参与。

农特产品展销中心内,琳琅满目的本土特色产品让人目不暇接,手工艺品、农产品、特色食品等应有尽有。其中,佤族织锦以其精美的工艺和独特的设计,深受游客的喜爱。来自昆明的游客王珺宇购买了一套佤族织锦服装,她说:“这套织锦太漂亮了,不仅工艺精湛,而且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我要把它穿在身上,深入体验木鼓节的各项活动。”

除了手工艺品,西盟县的特色农产品也备受关注。茶叶、咖啡、坚果等特色农产品以其绿色、健康的品质,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

“西盟的咖啡品质非常好,口感醇厚,果香浓郁持久,颠覆了我对传统咖啡的认识。我会和更多的朋友推荐,将这些优质的咖啡推广到更多的地方。”曲靖游客田老卫说。

在农特产品展销中心内,供销社展台前人头攒动。工作人员手持佤味牛皮热情推介:“这道网红产品,需选用本地黄牛皮洗净蒸煮后,佐以佤山野花椒与山苍子调味,香辣劲道别有风味。”供销社负责人介绍,假日期间展区日均销售额突破1.2万元,西盟米荞、古树茶等“深山馈赠”受到游客青睐。

西盟县夜市游人如织。人民网记者-虎遵会摄

西盟县夜市游人如织。人民网记者 虎遵会摄

通过举办本土特色产品展销会,西盟县为当地的商家和农户提供了一个展示和销售产品的平台,促进了农产品的销售和农民的增收。同时,也吸引了更多的游客购买本土特色产品,带动了旅游消费的增长。

西盟县文化和旅游局提供的数据显示,“五一”假期,全县接待游客3.89万人次,同比增长30.1%;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843.16万元,同比增长32.74%。全县旅游景区点共接待游客3.12万人次,同比增长145.7%;宾馆酒店共入住4049间,入住率74.29%,同比上升12.69%。

“拍了萌”活动现场。西盟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拍了萌”活动现场。西盟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行走在木鼓节喧嚣未散的佤山村落,屋檐下垂挂的牛头图腾在暮色中若隐若现。远处,新修的公路如银色缎带般缠绕在山间,蜿蜒伸向远方。这个边疆县,正通过木鼓文化,探索出乡村振兴的新路径。(虎遵会、刁弘智)

(责编:木胜玉、朱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