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二次元产业如何破题

本报美编 张维麟 画
背景
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云南居民在文化娱乐方面的消费支出不断增加,为二次元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云南在册动漫行业公司相关企业有3600余家,参与人数达万人的大型漫展活动近20场次,二次元爱好者群体规模较大,且呈逐年增长趋势。
话题
云南在二次元产业发展上具有一定优势,但产业链不完善,经济体量规模较小,缺乏有效引导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二次元产业壮大。如何突破认知壁垒,构建生态闭环,推动云南二次元产业特色化、高质量发展?
现状
缺乏专业人才机构与本土IP
二次元产业涉及多个领域,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及相关机构。云南虽有庞大的市场需求和相关企业,但真正具有影响力的从业者相对不足,缺乏具有影响力的创作者和专业团队。以Coser(角色扮演者)为例,云南本土大V粉丝量仅为十万级,但全国多地却拥有较多百万甚至千万级别二次元博主,这也意味着云南省漫展等活动往往需要重金邀请外省博主站台。在B站的“宅舞区”,云南籍博主不在少数,但缺乏本土MCN公司等相关力量加持,均处于单打独斗状态,甚至刻意隐藏其地理信息,以避免被问及云南二次元产业薄弱的情况。
从产业端看,云南目前几乎没有专业从事二次元产品开发的源头企业,仅有简单销售途径,且云南二次元市场多为外省入滇企业,缺乏本土资本的投入。以昆明某商场为例,负一楼汇聚有泡泡玛特、三月兽等国内二次元领域头部品牌。后者在去年年底刚开业时,采取“城市限定”的方式销售手办,曾出现排队抢购现象,但热潮过后该店门可罗雀,本土品牌缺乏使商业运作丧失了话语权。同时,目前昆明拥有50余家谷子店(专门售卖二次元IP文创周边的商店),大都零散游走在37个主流商业体的角落,缺乏规模效应。
问题
商业模式与文化认知尚不成熟
据了解,云南几乎每周都有大大小小的二次元相关活动,但大多是商家组织的小规模销售活动,收效甚微。目前,云南上规模的二次元活动仅有CCG Wild云南动漫游戏博览会、YCG云南动漫游戏嘉年华等少数几个,后者承办方负责人介绍:“云南90%的二次元活动参与人物不到千人,且都没有盈利能力。目前云南的二次元经济还是作为商业营销的配套手段,缺乏独立的商业逻辑。”
另一方面,云南对二次元产业的支持较少。据了解,2006年被云南从上海引入承接大型二次元活动的某行业龙头公司,在前期曾获得政府在资金、场地等各方面的支持,但后来逐年缩减,目前已没有任何支持。在活动流程审批上,以该公司最近承办的GSCG云南动漫游戏嘉年华为例,需要先后向各相关部门报备,前后花费在3个月以上。“在北上广很多类似活动一个月左右就能审批完。在昆明,我们大公司熟悉流程已经很快了,其他小公司往往需要提前半年。”该公司负责人说。此外,一些小型商业二次元活动缺乏行业规范,发生过原定三天的漫展开展第二天主办方就收取门票跑路等情况。
文化认知差异较为普遍。一家专业媒体认为,云南二次元产业供给失衡,二次元爱好者群体对于次元商业内容的需求却极其旺盛,但市场的主导仍然缺位。二次元文化作为新生事物,存在明显的代际认知差异。二次元爱好者以90后、00后为主,记者采访了解到,他们认为二次元活动是一种文化的交流和传播,可以了解和学习不同虚拟角色背后的精神意义,缓解压力与放松身心,还能促进经济的发展。而他们的父辈则认为,二次元文化普遍包含不良内容,并且会分散孩子的专注力,严重影响学习。
这种二元对立也延伸到官方与民间。云南省几乎所有二次元相关活动的主办方均为民企资本、大型商圈,由官方举办的活动较少。二次元产业尤其是漫展、汉服秀等活动是会展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发展如火如荼,但这些因素制约了二次元产业发展壮大。
建议
加大扶持力度做强特色产业链
云南多家二次元从业公司提到,其业务范围已辐射到全国,外省多地均对二次元产业发展给出较好政策。例如:北京出台“动漫行业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并强化金融支持,助推二次元产业成果转化。上海文旅、团委、商务和城市规划等多部门联动,将商场、景点与二次元潮流文化融合构建二次元经济新业态,并建设二次元城市地标。广州则对研发创新、人才引进、举办赛事给予真金白银的奖励。
受访人士建议,邻近的四川省值得云南效仿。其政策规划与产业园区建设先后出台了多个直接或间接的政策文件,对二次元相关产业进行奖励。打造重点产业载体天府国际动漫城,为动漫企业提供游戏版号上线、产品运营推广、股权融资、免费获得投资机构资源对接等一系列政策红利。推出 “文创通”产品为企业提供金融支持,培育“文创金融+影视+IP+电竞”等模式,借助四川省动漫游协同创新中心,联动高校优化动漫人才培育储备,努力塑造一批当地动漫品牌。
新中国成立初期,云南在儿童漫画、戏剧方面曾位居全国前列,后期原创漫画期刊《漫画派对》及系列刊物《阿衰》等也曾风靡全国,漫画家李昆武的《云南十八怪》走向海外。近年来,《山的风》系列图书、《胡不萝卜》等戏剧也纷纷获奖。云南一漫画传媒公司负责人认为,云南省二次元产业比较明显的优势是生产原创内容,应加强与文旅产业、教育产业、科技产业的合作,着力打造具有形象力的本土IP。
另一方面,二次元文化往往能起到极强的本土文化宣传效应。例如三星堆博物馆与国产游戏《原神》的联动,让三星堆文化爆红到海外。近年来,楚雄彝绣等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纷纷尝试以动漫等新形象出圈,云南可借鉴《黑神话:悟空》与山西古建筑的深度绑定模式,加大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二次元创作扶持,借助市场流量,扩大云南省在年轻群体中的文化影响力。
业内人士同时也指出,必须加大对云南二次元文化的宣传普及力度,让不同年龄段人群提升认知度。此外,中国二次元产业对周边国家的辐射作用很强,云南一些动漫公司多次收到泰国、越南方面的办展邀请。与大理巍山高度相关的网络漫画《天官赐福》也在东南亚地区颇具影响。云南可紧密结合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将二次元文化作为扩大国际交往的有力途径,尝试研究与周边国家二次元产业协同发展的可能性。
记者手记
云南二次元产业的突围之战,实则是传统文化大省拥抱新经济形态的转型缩影。二次元产业不兴的背后,暴露出的是文化治理体系与Z世代消费需求的适配难题。云南在原创内容生产和本土文化资源方面优势明显,应该积极借鉴外省成功经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深度挖掘本土特色,加强与周边国家的交流合作。同时,可从资金及政策方面给予相关产业支持,鼓励内容创新,让阿诗玛、泼水节等文化符号在虚拟世界中获得新生。当政府引导力、市场驱动力、文化创造力形成共振,“二次元+”或将成为云南文化产业弯道超车的新引擎。(记者 吴沛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