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云南频道>>要闻

金融助力 “云菌”香飘世界

人民网记者 程浩
2025年04月06日10:15 | 来源:人民网-云南频道
小字号

4月初,位于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永北镇的丽江中源绿色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源公司”)林下食用菌种植基地一派繁忙,1.4万亩的广阔天地里,数千亩羊肚菌迎来采收旺季,每天两三百名务工人员穿梭其间,将新鲜采收的菌子通过冷藏车及时运抵20公里外的公司生产加工基地。

秦飞正在晾晒房查看食用菌晾晒情况。人民网记者 程浩摄

秦飞正在晾晒房里查看食用菌晾晒情况。人民网记者 程浩摄

在生产加工基地,羊肚菌或是被精心分拣后直接销售,或是被晒制成干品,或是加工成罐头,最终远销欧美市场。“这几天,每天都能采收一两吨,冷藏车得来回跑三趟呢!”中源公司副总经理秦飞笑呵呵地说。

成立于2004年的中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野生食用菌、特色蔬菜的收购、加工、种植及产品出口的农业企业。公司每年的出口额占丽江市出口总额的半数左右,食用菌产品远销欧美几十个国家,深受欢迎。

从种植基地返回后,记者来到该公司试验示范基地的一间菌包培育室。在这约200平方米的空间里,经过90天培育的袖珍菇菌包正准备出库。秦飞介绍,这些菌包一部分会售卖给当地老百姓种植,带动农户增收;另一部分则销往西藏昌都,助力那里的产业发展。

来到出菇棚,只见从菌包培育室“走”出来的木耳菌包正破土出菇,七个菌包连在一起,悬挂于棚顶,另有一番风景。“采用吊挂式栽培,既节省了空间,又方便管理。”秦飞边解释边带记者参观,“这出菇棚啊,主要为农户提供种植示范,帮助他们掌握规范的栽培技术。”

走进中源公司的产品展厅,各种食用菌产品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有加工好的松茸、牛肝菌、香菇等食用菌干品;也有黑松露蚝油、酱油、料酒等调味品;还有黑松露化妆品、野生菌饼干、金耳面膜等精深加工产品,应有尽有。

“公司非常注重新品研发,每年投入接近千万元,联合省内外多家科研院所建立专家工作站,推动科技兴菌。”秦飞自豪地说,“你看,我们已经获得了35项自主知识产权。我们的目标就是将‘云菌’销往世界,让世界了解云南,没有持续的研发投入,怎么能实现这个目标呢?”他指着荣誉墙,那上面挂满了公司这些年来所获得的荣誉牌匾。

中源公司展示的食用菌产品。人民网记者 程浩摄

中源公司展示的食用菌产品。人民网记者 程浩摄

企业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运用再贷款、再贴现、差别化存款准备金率等货币政策工具,推动金融机构加大对乡村振兴领域资金投放。

“公司能取得今天的成绩,离不开农行等金融机构的支持。”秦飞感慨地说,“从菌种培育到产品出口,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金融机构的帮助。特别是每年七八月份的野生菌收购旺季,公司流动资金紧张,农行等金融机构总是及时给予资金支持。”

他打了个比方,“比如我们的产品销往美国,回款需要三个月左右,这期间资金压力很大。农行就会提供资金支持,等货款收回后再还款。”去年,公司销售收入达到2.5亿元,出口额占比达到70%,这其中就有农行的功劳。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还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对于中源公司来说,他们正在食用菌的精深加工上发力,以食品产业链化工程带动乡村全面振兴。

“目前,我们精深加工产品的销售收入虽然只占全部销售收入的10%左右,但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秦飞充满信心地说,“我们将继续加大科研投入,延伸产业链,助力产业增值、企业增效、农民增收。”

“当然,要实现这些目标,还需要金融机构的继续支持。”秦飞补充道。

“那是一定的。”中国农业银行永胜县支行副行长赵天渝坚定地表示,“帮助农业龙头企业解决原料收购资金紧张和扩大再生产资金不足的问题,正是我们金融服务'三农'的使命所在。”他表示,该行将持续助力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走出大山,让更多的特色产品从“土疙瘩”变成“香饽饽”,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责编:朱红霞、祝鸿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